儿媳凶悍婆婆难
(2013-10-13 08:32:20)
标签:
家庭教育 |
分类: 婚姻家庭 |
事例描述
喜英大妈今天55岁,有一儿一女,从小就特别宠儿子。大女儿结婚后迁到城边的村子里,而小儿子快30岁才娶上媳妇,和自己住在一个院子里,每年一开春都会到县城工地上做苦力,因为要养家糊口,两个孩子也要上学。儿媳大丽在家和公婆一起操持家务,并共同打理村里承包的果园。要说这个儿媳,做家务和下地干活真没的说,就是人比较厉害,公公在世的时候倒也规矩。公公去世以后,大丽掌管了主内的权力。今年开春,喜英大妈患上了轻微的半身不遂,行动不太方便。大丽却每天不闻不问,到了饭点,都是喜英大妈拄拐杖艰难地过去厨房吃饭,有的时候婆婆吃饭慢了,大丽还会含沙射影地指责。小儿子又是个“妻管严”,根本不敢吭声,况且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打工。当女儿知道后,跟大丽理论过,但也无济于事,女儿一走,大丽的“母老虎”脾气就又上来了。
“过来人”支招
在农村,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也还是有的。我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到二十七八还没结婚,我和老伴都比较着急,后来认识一个女孩,儿子和那女孩只见过几面就匆忙操办了婚礼。儿媳家务事做的不好,人也很寡言。平时,我尽量让儿媳和我一起做家务,不会做或者做的不好,我也不会责怪她,而是慢慢教她。没事干的时候,我就会去儿媳那屋和她聊聊天,刚开始都是我问她答,慢慢地,儿媳的话也多了,其实儿媳妇心眼不坏,对人冷淡是因为她性格比较内向,来到一个陌生环境也不太适应。现在,儿媳家务做得越来越好,厨艺也日渐提高,我现在也就给她打打下手。天气好的时候,儿媳还会叫我一起去逛集市,村里人都说我福气好。
喜英大妈要了解清楚,儿媳突然对自己冷淡的真正原因,是脾气不好还是其他方面。毕竟每天在一起生活,还是和气为好。
心理师和你聊
常言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经”。在古代,通常是婆婆掌管着主内权,但是据有关方面调查,现在多数家庭是媳妇“执政”,因而在解决婆媳矛盾中, 媳妇负有首要的责任,媳妇要尊重理解婆婆,孝顺婆婆;儿子要充当好中介。针对案例,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儿子是婆媳关系的调节剂。喜英大妈的儿子要站出来说话,公公不在人世了,儿子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作为丈夫,要和妻子好好沟通,让她在家替自己好好照顾母亲,自己也好安心在外赚钱;作为儿子,也要多关心生病的母亲,就算在外打工,也可以经常打电话问候母亲。
2. 大丽作为儿媳,应该明确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每一个角色,既是这家未来的女主人,也是这家的儿媳,两个孩子的母亲,照顾孩子和孝敬老人是作为儿媳的分内事情。俗话说,“大在做,小在看”,大丽要给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每个人都有变老的时候,你如何对待老人,你的子女以后也会怎样对待你。
3. 喜英大妈可以找认识儿媳的人了解一下,摸清儿媳的脾性,也许儿媳只是“刀子嘴豆腐心”,儿媳既要做家务,照顾俩孩子,还要打理果园,或许是因为事情太多,心情也比较烦而已。另外,喜英大妈要好好养身体,轻微的半身不遂经过调理还是可以康复的,争取能够早日生活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