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是个“小财迷”
(2013-07-17 08:47:03)
标签:
亲子教育教育 |
分类: 亲子教育 |
儿子是个“小财迷”
事例描述
壮壮今年上六年级,从小就是个机灵鬼,反应快、成绩好,在学校表现活跃,上台表演也不怯场,谁见了都说是个聪明孩子,老师也经常表扬他。壮壮的爸爸经常去外地出差,给壮壮带回了不少的玩具和文具。于是今年新学期刚开始没俩月,壮壮就在班里做起了生意,他将爸爸给他买的文具、漫画、玩具、游戏光盘等以高价卖给了同学。不仅如此,壮壮还帮同学写作业、做值日赚佣金,扫除10块,值日5块,写一份卷子10块,写作业5块,还声称“绝对每份作业答案笔迹都不一样,品质保障,绝对放心!”
壮壮的妈妈见他最近经常晚回家,回家就扎在屋子里做作业,还以为他在为了升初中努力,直到 后来老师把她叫到学校,她才知道壮壮是在用这种方式赚钱!于是,回家后妈妈就质问儿子,没想到壮壮却满不在乎地说:“我没错!他们想要玩具,我卖给他们赚零花钱有什么错?作业值日那是我卖服务,都是同学自愿的,又有什错?”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
“过来人”支招
作为家长,我深知每个被老师叫到学校的家长都不会感觉很好。正是如此,此时家长首先要处理自己的情绪,要做到和孩子谈这件事时不指责、不训斥、不批评。可以这样与孩子开始谈话:“听说你卖给同学一些东西,你愿意对妈妈讲讲经过吗?”同时也要注意语气和语调,一定要平和、温和,孩子感觉受到尊重和信任时,才能讲出真话。还可以接着问:“妈妈发现你最近有时回来晚并忙于做功课,能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这样,家长能引导孩子自己讲出事情的原委。应当避免直接对孩子发问:“今天我被老师叫到学校,因为你卖东西给同学,并且还替同学做功课和值日!”这样容易让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沟通的效果。
壮壮妈妈还可以给孩子讲讲中外名人赚钱的故事。告诉他爱迪生小时候帮父亲经营他们的旅游观光塔,还独自到镇上卖过蔬菜和水果;钱伟长院士,在童年时曾帮祖母和母亲养蚕、挑花、糊火柴盒。然后跟孩子一起讨论,引导孩子从名人身上学到一些良好的品质,告诉孩子,小的时候赚钱是可以的,但要注重方法。
心理师和你聊
这个案例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方面壮壮尝试赚钱,做着积极的尝试;另一方面他又在这一过程中欺骗了家长和老师。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保护孩子萌生的经济意识,同时又能引导孩子懂得诚信呢?
首先,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告诉孩子诚实是好孩子的重要品质,同时培养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家长在与孩子谈话时,可以因势利导:“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么小就有自立的行动,你再想想,好孩子还有什么特点?” 听孩子自己讲好孩子的标准,如果孩子没有谈到诚信,家长可以启发:“诚实是不是一个重要品质啊?” 其实有时孩子的想法往往很单纯,因为他享受到赚钱的乐趣,并不能够区别卖东西与帮同学值日、做功课之间的差异。这正是培养孩子是非判断能力的重要契机,这时家长就要告诉孩子:完成作业、做值日是学生应当承担的责任,而替别人完成作业不是一种诚实的行为,是需要改正的,而且帮别人做作业和值日会助长同学的惰性。家长这时可以讲一个小故事进一步引导孩子理解“诚实”。
其次,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看得出壮壮学有余力,精力旺盛。心理学认为:让孩子不做错误事情的重要方式是教会他做正确的事情。家长可以因势利导,结合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参与家庭算账等活动,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参加精算、心算学习,激发他在数字方面的才能,将他的兴趣转化为能力。
第三,不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家长要关注:爱孩子是给予他所需要的东西。孩子把爸爸送给他的文具卖出去,表明礼物本身都不是他最需要的。以后爸爸买礼物之前最好先征求孩子意见,他到底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这样的礼物既能满足他的需要,也不会导致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