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的家长
(2013-07-01 08:37:19)
标签:
亲子教育教育 |
分类: 亲子教育 |
望子成龙的家长
事例描述
小侯的儿子今年10岁了,她总是觉得“神童”能办到的事,他家孩子也能办到,只要舍得花钱、花工夫,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能赢在起跑线上。于是,她买来了《唐诗三百首》,每天晚上多忙多累也教孩子背诵。她自己信心十足,孩子却十分懒散,背起来丢三落四,学得越多越“串锣”。此招不成,她又买来了电子琴,请放假在家的大学生侄子教孩子弹琴。还用金钱和物质鼓励孩子,“要像哥哥一样争气,把琴弹好,你要什么妈妈都答应。”但是半个月下来,侄子打了退堂鼓,孩子也有了抵触情绪。他很是着急、生气。对孩子打过骂过,哄过劝过,奖过罚过,但都没有效果,孩子和她都失去了快乐。如今她不知如何是好……
“过来人”支招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也有过跟 侯女士一样的想法和行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最聪明的,一定不比“神童”差,而且还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就给他报早教班、艺术班,让他学画画,没有结果又学跳舞,最后我跟孩子都筋疲力尽。后来,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做法,发现以上行动,只是我一厢情愿,硬逼孩子去学,学的都是孩子不感兴趣的东西,事实证明这样行不通。渐渐的我也想明白了“孩子不能个个是‘神童’,花钱买不来神童,硬逼也逼不出神童。与其让孩子和自己都痛苦,不如让孩子顺其自然,快乐地成长。只要孩子健康快乐,想学点儿什么就学什么,即使愿意学种地,只要把地种好、种得科学,也不错。”我觉得,只要孩子不懒惰,做事有恒心,脚踏实地,踏实地学习,诚实地做人,发挥其所长,成才的道路宽着呢!
心理师和你聊
成龙和成才是两回事。一个人只要诚实做人,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负责任,能胜任,就能成才。俗话说:“行行出状元”。摆在孩子面前成才的路千万条,不必非挤那独木桥,家长们要放下“神童教育”的思想包袱,让孩子顺乎自然,充分发挥其潜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第一,家长可以多观察,找到孩子的特长和兴趣,根据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制定孩子的发展计划。
①给孩子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尽可能大的活动范围。孩子的接触面有限,兴趣、特长自然就有限。为使孩子的生活不受限,父母可以尽量扩大孩子的结交、活动范围,使孩子的天赋、才能有可施展的空间、可发挥的余地。在各种各样的选择里,孩子更愿选择什么、做什么,这就为孩子的未来的兴趣、特长埋下了伏笔。
②留心孩子发展的动向和端倪。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总会伴有一定的习性、倾向。父母想早发现、早培养,就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这些习性、倾向。比如,有孩子听见音乐就会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起来;听一两遍什么歌就能模仿、哼唱;走到哪儿都能听到音乐的声音,哼出音乐的曲调,这说明,孩子具有音乐方面的潜质、天赋,以后有可能向音乐方面发展。再比如,孩子在什么地方都喜欢写一写、画一画,写什么、画什么都特别专注、投入;无论别人是表扬还是批评,孩子都照写、照画不误,这说明,孩子有写字、画画的兴趣、爱好,以后有可能向字画方面发展。
第二,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边学边干,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如果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条件,他们的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孩子的兴趣经常会变化,这是很常见的。此时,家长要做的就是保护并鼓励孩子的探究热情,这种热情可以迁移到探究一切事物上,只要这种热情不减,孩子就会对学习感兴趣,对探索和发现感兴趣,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