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教育 |
分类: 农民生活 |
婆婆偏袒小姑子
事例描述:
村民刘丽珍今年58岁,家里养殖着五十只鸡和两头母猪,加上耕地又多,一天下来,老两口都是累死累活地忙碌。儿子结婚后,因为外出务工,家里的农活一部分落在了儿媳小盼肩上。小盼是个勤快的女子,任劳任怨,里里外外地操持着家务。两年后,小盼的孩子一岁了,她有时候忙不过来,就想让婆婆刘丽珍白天多带带孩子,做做饭,这样小盼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里的农活上。可是婆婆开始不太情愿,因为她也要忙地里的活,只是看着小盼也挺辛苦的,就勉强答应下来了。其实刘丽珍不愿意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她有一个女儿素素,去年嫁到了隔壁村子,由于住的近,女儿隔三差五地带六个月大的孩子回娘家串门。素素每次回娘家的时候,刘丽珍总会带外孙,忽略了自己的孙子。素素走的时候,她也总让女儿带些鸡蛋和时令蔬菜回去。这些小盼看在眼里,怨在心里,抱怨婆婆偏袒小姑子,胳膊肘往外拐。
还有让小盼越来越恼火的是,小姑子一回娘家,对任何事情都是不闻不问,家务活也从来不插手帮忙。每次小盼让小姑子干点活或者不小心多说了小姑子几句话,婆婆都会给小盼白眼看,说当嫂子的应该凡事让着小姑子。小盼一直不明白,自己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婆婆的认可?压抑的情绪多了,以至于在一次与婆婆的争吵中,因抱怨婆婆偏心小姑子,小盼失控将婆婆的外衣撕破,在婆婆干瘪的胸部挠出几道深深的抓痕……
“过来人”支招:
作为过来人,我能理解小盼的心思。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如果小姑子总是回家拿东西,会引起当嫂子的不满,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财产被分割了。
其实小盼对婆婆的主要不满就是她向着女儿,对自己不够好。婆婆肯帮小盼带孩子,帮小盼做饭,在我看来已经很好了。动手打婆婆这种做法总有些欠妥,因为外人知道了,肯定也会说儿媳不对。至于婆婆向着女儿,那是人之常情,女儿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偏心是正常的,不偏到是罕见的。小盼可以比比,自己对妈妈和对婆婆的态度是不是也不一样呢,一般女儿都是向着自己妈妈的。
对于刘丽珍来说,可以适当的让女儿帮自己做些家务,让儿媳知道,小姑子也可以为这个家分担家务。在女儿面前,也要多夸夸儿媳,把儿媳也当成是自己的女儿,把心放平,让儿媳感受到自己不会因为小姑子的到来而受冷落,这样也可以得到儿媳的孝顺。
心理师和你聊:
1.小盼从内心接纳小姑子。从年龄与辈份上都要比小姑大些,想想小姑回到自己的娘家,就是想放松休息下,不妨让着些,毕竟是客人,不会是要天天伺候的,偶尔来小住,就可以容让下。
2.小盼多和小姑拉家常。比如,在小姑子回娘家的时候,问下小姑的近况,同时讲讲婆婆的辛苦和家里的难处,自己有多心疼婆婆。小姑子回来住,帮自己打打下手,可以让婆婆好好歇歇了。
3.小盼要会做嫂子,如每次小姑子回家时,小盼主动让她带些鸡蛋和蔬菜回去,这样婆婆会喜在心上,让婆婆高兴些,自然就会帮忙带孩子。
当然,姑嫂关系也是两好并一好,素素可以适当地给嫂子买些小礼物,每次回娘家的时候,多帮嫂子看看孩子,辅导一下孩子的功课,与嫂子搞好关系,从而缓解其中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