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打工教育 |
分类: 农民生活 |
事例描述:
阿林从小就羡慕村里那些在外打工的人,觉得他们见多识广,能挣大钱。初中一毕业,他就跟着表哥到深圳打工。到了深圳才知道,外面的生活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好。他和表哥挤在一个两三平米的小棚里,每天到车间工作十多个小时,一回到小棚里倒地就睡,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更郁闷的是他听不懂粤语,车间主任是广东人,有时候说粤语他听不懂,但是从表情可以看出车间主任很生气。平时吃厂里食堂,几乎没有油荤,阿林明显感到自己瘦了一大圈。每次打电话回家,阿林一听到爸妈的声音都特别想哭。但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害怕家里担心,现在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每个月能挣到一两千元,这远比呆在老家要好得多。所以他都是报喜不报忧,再苦再累都自己忍着。打工的生活真的好苦,如果自己好好学习或许就会少吃些苦了,但是世上没有后悔药,他明白这就是他的生活了。
过来人支招:
在外打工,遇到这些不适应的状况是很正常的,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我刚刚到深圳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语言问题,当地人大多都喜欢说粤语。刚进车间时,因为什么都不懂,没少挨骂,那些广东人还都是用粤语骂你。不过也好,反正听不懂,也就不管那么多了。
由于工作量大,我们经常加班,就在厂里的食堂吃,饭菜的确很糟糕,所以我们一般都是周末去老乡租的房子里自己做饭,解解馋。受委屈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爸妈,但自己是男子汉,而且这么大人也不想让父母多操心。到社会上打拼,早就该料到会有这些艰难险阻存在,我们也正是要经过这些磨练才会慢慢适应社会,变得成熟。阿林对自己要有信心,那么多外地人都能在这里生存下来,自己也可以的,既然做出这样的选择,就要坚持到底。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心理师和你聊:
阿林初到新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改变,压力过大,长期存在应激源或生活在困难处境中,如果再加上性格偏内向或者其他原因使其和周围人沟通有障碍,极有可能像阿林这样产生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就阿林现在的状况,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适:
1.阿林现在听不懂粤语,那可以通过多认识几个广东朋友,多和他们学习,时间久了,相信听懂粤语是不会有太大困难的。
2.分散注意力。阿林在新环境中产生心理压力后,如果整天老想,注意力很可能就集中到压力本身和相关事件上面了,所以需要分散注意力。阿林可以找朋友娱乐、聚会、闲侃,或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样也能有效减轻压力。
3.表达压力。阿林害怕父母担心,不想和他们说,身边又暂时没有朋友听自己倾诉。这时候阿林可以试着把这些压力写出来。专门拿一个本子记录自己每天体会到的压力,自己对此的感受,自己如何应对等等。每隔一段时间,翻看前边的日记,看自己承受的压力种类、自己的感受及应对措施方面有什么变化——即使是很小的变化。从中汲取经验,把这些经验也写在压力日记里,这对指导以后的生活有很多好处。
总之,阿林既然已经决定在深圳继续打工,就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记住要努力,不要轻易被生活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