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父母出差的孩子
(2013-04-01 08:29:33)
标签:
亲子教育教育 |
分类: 亲子教育 |
不愿父母出差的孩子
事例描述
小刘由于工作的原因,总是要出差,有时候一外出就是好几天,没法回家。小刘的儿子明明今年4岁了,也算是个听话的孩子,平时在家也不爱哭闹,跟着父母一起很听话,也很开心。但就是只要小刘一要出差,明明就不乖了,有好几次在小刘要出差前明明就变得不愿离开她、不肯单独睡觉、不愿上学,生怕妈妈一去不复返。在小刘出差离开家的日子里,明明会显得很焦虑,总是哭闹不止,任性不听话。开始小刘觉得可能是自己平时带孩子的时间比较长,以至于孩子对自己产生了依赖,不过孩子还小,她想以后孩子大了会好的。但前两天,丈夫也因为特殊原因要出差,明明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小刘夫妻俩对此很担心……
“过来人”支招
我也是因为工作原因要经常出差,前不久儿子开始提同一个问题:“妈妈,今天你回家吗?”被问多了,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后来,当儿子再次问同样的问题时,我觉得有必要详细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谁跟你说妈妈不回来的呀?”孩子说幼儿园同学取笑他,“妈妈不要你啦,她不回家。”
这时我才意识到我老是出差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之后,我每次出差前都会告诉孩子妈妈出差才不在家,不出差的时候当然每天都回家了。并且在回来之后会给孩子讲一些我出差时的有趣故事。慢慢地孩子明白了我出差的原因,知道那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渐渐地,儿子也懂得回答取笑他的同学:“妈妈并不是不要我,而是去工作了,她的工作很有意思的,等她回来我给你们讲故事。”
心理师和你聊
孩子的心理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载体。周围的环境事物稍有变化,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父母出差,孩子哭闹、任性、焦虑,其实都是对父母不在家这种变化的反应,而这种孩子往往是比较缺乏安全感的。
首先,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可以多给孩子些机会,让孩子尝试着自己解决一些小问题,从而建立安全感及独立意识。比如当孩子因为积木总是倒下来而沮丧,或是小勺子总是放不到自己的嘴里而不高兴时,父母不要过去替他搭个完美的城堡哄他开心,也不要急忙去喂他吃饭,不妨试试轻轻地告诉他,遇到问题并不可怕,总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指点他存在的小问题,鼓励他再试试,此时父母可以做的就是从旁协助。
第二,父母出差后可以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进行沟通,问问孩子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谈谈自己在外地遇到的好玩儿的事,让孩子知道,父母虽然在外地,但时刻挂念着他。这会让孩子在同龄人面前不会感到自己的特殊,对以后孩子的心理发展也很重要。
第三,对于孩子在爸爸或妈妈出差期间的哭闹行为,家长要注意不要采取单一的冷处理方式,而是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一直哭闹,是否是我们忽略了什么。例如妈妈原本一直在孩子睡觉前讲故事给他听,但现在妈妈出差了,就没人给他讲故事了,此时,爸爸就要承担起讲故事的责任。
最后,家长在外地遇到新奇的或孩子喜欢的物品时,可以买下来给孩子做礼物。见到孩子时,给他一个惊喜。需要注意的是,选礼物要精心,了解孩子的喜好,了解他最大的渴望是什么。要让孩子从礼物中感受到你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