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亲近之:答辩完成时
(2013-02-24 21:58:25)
标签:
博士论文答辩教育 |
分类: 学术路上 |
5月19号上午准备交那十四五个表格,然后就是等候着答辩,一边完善PPT,一边熟悉,时间就是这么紧张,而19号下午2:48分,全国默哀日,我赶到北师大四季广场,整个广场整齐地排着数千人,那一刻,所有的防空警报一同拉响,所有的汽笛长鸣,而汽车也拉响了声音,那种旷达感与悲凉感及内心释放的恐惧感一并袭上心头,所有的声音都充满着悲伤与肃穆感,空气真的在那一刻凝固了,我仿佛听到耳畔轻轻的啜泣声,而后就是哭声一片了,都是小女生的声音,每个人内心的哀伤情结都启动,那种悲凉的感觉袭上心头,我的泪水静静地顺着脸颊流下来,我知道这是自己内心那份最底层的哀伤感被碰到了,那种碰撞真的很疼,而这时的泪水为自己内心的伤痛而流……三分种后,人们仍然不忍散去,而走路的脚步也分明多了一份沉重感。
20日的答辩一切照常,上午依旧在英东楼一层外文期刊室熟悉着PPT,思考着答辩老师要问的问题,下午见到雷雳和辛涛老师,说起我是在职生有着工作与学业的双重压力,论文做是不细致,二位教授只是玩笑着说:那就多问点!下午1:30分,我来到257B,等待老师的到来,准时开始的答辩,我的同行师弟长江也来到此,学生张志富和鲍达都参加了这次答辩,摄相机一直架在那里,全程录相的方法对于博士生答辩可以增加焦虑程度,当然也还会提高答辩的质量包括问题的质量。而做了二十年大学老师,面对博士论文答辩,依旧是很紧张的,这是人生一次重大考试,每个人都期待考试成绩优异。
在很早的时候,有很多的幻想,多少次想象答辩结束的那一刻说些什么话,甚至都在心中打好了腹稿,而真的面临这个时候,却有些不知所措。等答辩委员会主 席方平教授宣读完答辩决议时,我却一句话也不知如何说起:看着我的导师,内心涌动的感激之情自然会溢满泪水,而地震牵涉到的好好活着的话自然而然成了要说的话。
答辩就这样结束了!因为在默哀日,大家觉得连吃饭都认为不符合氛围,因此实验室的大聚餐自然就取消了,我与长江郝芳、两位学生、然和娟子一起吃了一顿很踏实的饭,大家还很高兴,晚上一直奔到程老师家里,把鲜花送给老师,他们也一并高兴着,为我的顺利答辩。回来,我们又在茶舍小坐,算作休闲,回到学校还赶上了洗个澡,休息!这样忙碌的一天就放下了24年的期待!
答辩后的日子与想象的不同,原以为会是睡不到头。21日晨,还有睡梦中,好友然便敲门把我从床上捞起来,一起吃过早餐在她家窝在那里,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这么多年的不易,这么多年的友情,说着就起身逛街了!好不容易完成的博士答辩,也要好好奖励一下自己,买了点衣服,心情自然不错,又躺在床上聊天,看着窗外的数一时时的摇曳,洒进来的阳光照着两个好友的心,依然在坐在她的车后,想起硕士期间,常常在午后骑车托着我到新街口溜达,在她的身后有一种安全和踏实在感。
22日,说好了要去看《红玫瑰和白玫瑰》,这部话剧百年的压铀之作在张爱玲喜欢的永琪剧院首演成功后,一年来已经多次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演出,我也是早就巴望着,宝利剧院是我第一次来到,虽然奢华,但没有首都剧场的那种亲近感总觉得陌生,由于人不是很多,我们自然也就幸运地把自己的座位前移到最佳观看点,这是一部不能不看的话剧,导演极其犀利地把生活这样拆分开来,用一个有机玻璃的走廊形容男人的左右心房,心中一边装着红玫瑰,一边装着白玫瑰,这两只玫瑰常常把男人的心刺痛,娶了红玫瑰,日子久了就变成蚊子血,而白玫瑰仍然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日子久了变成衣服上粘着的一只米粒,而红玫瑰则变成心口的一颗痣,这等刻骨铭心的刻画非张爱玲莫属。导演巧妙地用两个衣着相同的人演绎一个角色,振保有两个人:一个是活在妈妈的眼泪中的从社会底层一点点奋斗起来的好人振保,一个是活在真实情感与欲望世界的爱着红玫瑰的振保,最后导演让那个社会的振保战胜了自我振保,成了一个好人,而我的心则沉着。红玫瑰的敢爱敢生活,尽管辛苦,但还是要爱;白玫瑰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里,如果真要选择,我会毫不犹豫支持红玫瑰,尽历了爱的伤痛,两个红玫瑰也美丽狂加,一个是向着自己内心的爱与自由,可以放下优雅和优越的生活,跟着爱走,而另一个是沉溺于现实享受中的自我,她的真实的自我战胜了那个贪恋享受的自我,让自己真心爱一回,而且在受伤后没有回到原来的生活,而是懂得如何爱,好好去爱,好好生活;两只白玫瑰,一个因为得不到男人的爱而屈就于小裁缝,而另一个活在自欺的世界里,男人连他的模样都记不起来,感觉很模糊,但她却极力维持着这种好的家庭。值得一提的是秦海潞的表演,张驰有度,把热烈、热情为爱而生的个性张扬到恰好,她的娇好的容貌,迷人的外表而且骨子里的媚给了我震憾——那是一种透彻的女人的美,就因为这份美,我期待秦海潞能够找到她生命中那个珍爱她的人。
23号,到科学出版社校对“重建心灵的家园——震灾后心理自救与干预手册”,这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直压在心上,校对也是很短暂的时间,字字酌定来不及,但要向那里的人民交上一份真诚的有用的手册尤为重要。等到下午忙碌回来,实验室一起吃饭,能够在一起真的很高兴的。但回到宿舍人整个就散架了,躺在床板上动弹不得,而等待中的樱桃始终没有看到,等到10:30分,樱桃才姗姗来迟,因为好吃便不在意当时的等待与劳顿。
25号,效率极高,到了不能不做的时候,整理那些要交上的表格,一上午全部做好了,下午的娟去理发,然后回来洗澡整理物件再到车站,这样的安排似乎最为妥贴。有时间的时候总是不想做,而到了要交的时候才知道忙碌和焦虑。刚刚学会和展开的生活模式给了我极大的弹性。
26日回到学校的十天 ,忙碌就写满了日历,先是学生的论文,而后是单位的一系列安排,使人来不及考虑接下来要做什么?因为恋爱引发的冲突,不知青春是否就是这样没有来由,工作两年后忽然没有了着落的小程,我也觉得一次次为学生的前途担心有些焦虑。中间的周末给了女儿,一口气奔到上海,女儿是心中永远的牵挂,这个周末就与女儿一起帮助她打理一点点生活,再给她做一点点可口的饭菜,回到学样的周一依旧是忙,人总觉得没有歇过来,直觉得累,另外本科教学大纲的制定等都是一揽子计划、报博导……6号晚上为见老外,又赶往北京,日子就是这样的不易和繁忙,7号早晨到北京,依旧是累,休息与睡觉成了最想做的事情,说来奇怪,一到北京睡觉便特别踏实,而在徐州家里,常常是睡不能安稳,也说不好是为什么,下午睡觉好了,按时间约定见金老师的老外,却被告知有两个选择:一是老舍茶馆一起谈谈,二是在京师大厦等候,我自然选择后者,然后抽空去干爸干妈那里,把修改的书给他,提前过粽子节。
端午节,中午和大宝、珍珍及娟一起到兰州宾馆吃面,晚上到然家吃混沌,娟子命名为“刘抄手”,饭后我们一起看电影,纳尼亚传奇二,很久没有这样好的看电影了,一路看来还是觉得很特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