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亲近之:心怀惴惴交出的论文
(2013-02-24 21:54:51)
标签:
论文博士教育 |
分类: 学术路上 |
2008年5月5日上午11:30分,值得记取的日子,因为我的博士论文即将付梓,回想从论文的第一粒谷子堆起来,生活就这样一点点向前,而看着打印机15万字的文字一页页的出来,平时听来那些烦琐的声音竟变得如此悦耳,这一刻,所有的劳累都不再那么重要,所有的付出都感觉不到,其实人生也是因为过程而存在的。
下午的计算机总是不帮忙,让我的论文一遍遍重做,我几乎快被电脑的程序折磨疯掉了,而在此刻,看着交论文的时间一点点接近却仍然没有搞好,心中难免急躁,因为这些日子总是箭在弦上,那种煎熬的感觉几乎可以回首,从做不出一个字到一点点写出点思路再到有些眉目,总是这样一点点走过来,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每一本论文都应该受到尊重,做论文煎熬的那个过程真的很难过,春节前后,常常半夜醒来想起论文,心里咯噔一下,睡意全无,就象挂在头上的一把剑,常常不愿意抬头,典型的生理反应是早醒,导师说这是一种轻度抑郁的标志,常常早晨五点起床坐在电脑前,却并无进展,整个春节的假日都在论文的焦灼中,其他的心情可以说全无,看着师兄师姐十几万字的论文,自己却不知从那里下手,这时候每一个社会支持都显得那么珍贵,小树妹妹总是耐心的说:“段姐姐,写一点就少一点,快快写吧!”其实,也不是不想写,而是不知道从那里写起,写什么,可我不懂得如何理解写,常常是呆坐桌前,无法下笔时就看文献,文献好象是友伴,总会使你的时光静静地停滞于一处。”
论文送审的日子,匆忙赶回单位处理一些事情,而事情总是无法逃避地跑在你的面前,让你无处可逃。9号回到学校,一见领导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评,读书就象做了许多错事一样,常常左右为难。我也承认:读书会对工作有些影响,但一个连孩子都可放下的人,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一周的工作是紧张繁忙的,而512的特大地震,把全中国人的心都震碎了,我也自觉不自觉的投入其中,没有心思为答辩做准备,没有时间关注其他的事情,电视整天相伴着:泪水与焦急都化入其中了。15号晚起身,16日到北京,上午先把觉补上,午觉后直觉得累,快快到实验室准备PPT,和导师联系试讲的情况,18号下午3:00,导师及实验室的师弟师妹们听着并提出了宝贵意见:老师的意见主要是:重点不突出,有些内容反复讲,这样占掉了很多时间,不能把论文提纲的重点突出来,二是PPT数据太多,宜用表格表述,三是创新点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