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们相约在端午节去世博,我却怎么都提不起兴趣。人山人海太恐惧。不去也不觉得遗憾。很奇怪我有这样的想法吧?但确实如此。说实话,很恐惧去参加各样的展览。那是因为前几年去上海奔赴各个展馆设摊招聘给我留下的阴影太沉重!
一直呆在小城市的我,刚上班没几个月就奉命去上海出差,怀揣着公司重要的样品,铭记着领导“从东南出口出站”的嘱托,我跟随人流挪到上海站东南出口。那一次我才知道,火车站出口还分东南西北外加地铁出口!万一走错,样品送晚,千把块的工资可就不保了。记得接站的陈经理得知我是第一次来上海,很兴奋的跟我介绍上海如何如何。我很淑女的微笑回应,实际上,我根本听不清他说什么,高架桥底下车辆川流不息,你说我还能听到啥?咳,上海很时尚,但走在路上说话要靠吼!这就是我初到上海的感受。
后来,上海办公室由天目路搬到锦江乐园附近,下了火车可以直接奔地铁出口。而我的悲惨命运仍没有改变。考虑到我的安全(其实是为了节省费用!),一般是当天打来回。而且那时候没有动车。除了办事的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等火车,坐火车,赶地铁。那叫一个累!尤其是上一号线得抢位子,即使你不抢“坐”的位子也得抢个好的“站位”!所以我每次去上海都得找一双平底、柔软、又跟脚的鞋子穿。因为你不知道要随人流拥挤多久,得保证自己的鞋子不被踩掉!当然,还得在地铁里时刻保持清醒,保证自己不被小偷惦记。
2004年,老公被派长驻上海。哦,那时候还不是老公,应该叫男朋友。我终于不要当天打来回了!周五下班走,周日下午回。嘿嘿,说实话,那时候还是挺渴望出差的,既可以会男朋友,还可以报销路费外加出差补贴。使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有收获。真的是美差哈!可这样的美差是要付出代价的。
有一次在光大会展中心招聘,那天遇到了当年度最强烈的一次台风。工作结束回住处时,刚走过广场,巨幅广告牌就在我身后倾塌。玻璃碎片在我脚下滑过。为了给我压惊,老公请我在KFC吃了俩大鸡腿。还说,咱俩这见一面不容易,吃啥补啥,多吃点,在上海能吃的起肉,环境又好的地儿也就KFC了。
还有一次在上海展览中心,人巨多。中午的时候,我好不容易挤到了女厕所,一边强忍着难闻的气味,一边默默祈祷队伍能挪动的快些,好早点儿解放即将爆炸的膀胱。那一个月,我往上海出差了三次,憋出了下呼吸道感染,吃药挂水了好几天。至今,我仍保持着每天喝8大杯水的习惯。那个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恩,最夸张的忘记告诉大家,等我终于可以释放的时候,发现高级的马桶上全是脚印。恶梦!恶梦!
也是那个时候,我和老公吃遍了七宝古镇的所有小吃,在外滩上瞎白话他是许文强,我是冯程程;在城隍庙求过我们要相爱一生一世的签;在南京路,襄阳路,大小超市,各类商场不花一分钱的饱眼福;练就一上地铁就能抢到最好的“坐位儿”;结识了一大帮子新疆朋友,感谢这些朋友在我们结婚的时候,帮我们用很少的钱却办了很风光的酒席。还有老公的上司,陈总。让我第一次对“台湾‘同胞’
=
吝啬鬼”的定律有所动摇。
想过在上海发展,但考虑到生存成本,老公在结婚后毅然选择回到我们最初相恋的城市,虽然是座小城,但秀丽,安逸,便捷。少许多拥挤,少许多机遇,少许多花在路上的时间,多些许宽松,多些许安定,多更多可以支配的时间。
上周公司例会,总经理宣布延安西路的上海新办公室即将正式对外营业。说心里话,有些感慨。虽然我已经很久都没有再出差过。毕竟,曾经那段赶火车的日子,叫我感受到了上海的变化,感受到公司的成长。当然,还有我从分不请哪个出口到现在仍有些怕去上海……
扯了那么多,世博到底去不去?去,当然去!不然明年在韩国,想去不得花更多的钱?

上菜吧,这个和世博没关系。
虎头鱼烧豆腐
材料:虎头鱼两条,豆腐一块,泡发黑木耳一把,葱姜、盐、胡椒粉、麻油适量。
制作;
1、虎头鱼清理好内脏,用水冲干净。用厨房纸擦干备用。豆腐切大块,木耳清洗干净。
2、锅热放油,将鱼放入,两面微煎发黄,倒入开水。加葱姜煮沸。大火15分钟
3、转小火煮至汤发白。
4、加入豆腐和木耳继续小火煮30分钟。
5、出锅加盐、胡椒粉、麻油调味即可。

估计是我买的这鱼是冰冻的,导致鱼汤不白,海鲜的鲜味儿也不浓烈。倒是鱼肉比较滑嫩。下次改红烧试试。
虎头鱼长的好恐怖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