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育儿教育 |
分类: 育儿 |
说实在的,这个国际袋鼠数学竞赛正风靡全球,遍及40多个国家,不过我却对这个竞赛一无所知。据说新加坡第一届袋鼠竞赛是2015年举办的,今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袋鼠数学竞赛全球有六七百万人参加,我儿子学校二年级8个班有24人参加,每个班老师选出三名数学好的学生报名。当时老师给了他们一个练习网站让他们准备参赛,我和儿子都没当回事。临竞赛前两天偶然提起,老黄才督促儿子去练习。我看了一下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历届竞赛题目,感觉和奥数类型差不多,比奥数简单。考的不是课堂教学常规内容,主要考学生的脑筋灵活运用和逻辑能力。都说低年级的竞赛题目超级简单,怎么我觉得有的还挺难搞,这心理打击的。
其实,我之所以对这些竞赛不是很上心,我一直认为竞赛类裸考似乎更能体现能力和智力,不需要赛前练习。但平时的积累确实不可少,自从儿子上了一年级我就给他买了学习奥数的书,也没人辅导,只叫他每天自己做两题,锻炼自学能力。新加坡的奥林匹克数学培训班不多,学费也贵,倒是珠心算培训到处都是。儿子课外到培训班学珠心算已经3年了,进展到心算了,拿了等级证书。很多人说学习珠心算没用,我却觉得要看你怀着怎样的目的学习。功利的看很多东西学来都没用,但是作为一种思维的方式,脑力锻炼的途径,培养一种学习的习惯和方法还是值得研究的。
新加坡的数学教育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老师会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差别教育,难度和方法各有不同。家长会时老师就说过,她教儿子应用题用某种线段法解题,我看着果真是一目了然,据说这是他们新加坡自创的解题法。对开窍晚的同学老师就不要求这样做,侧重显然不同。
这次的袋鼠数学竞赛关键还在于培养兴趣,点燃斗志。儿子虽然只拿了个银奖也不失望,更需要鼓励。儿子所在学校二年级没人拿金奖,只有两个银奖获得者。我浏览了一下获奖名单,金奖得主还是名校学生居多,这就是邻里小学和名校的区别。虽然新加坡政府正在致力于把每个学校都打造成名校水准,但进步还是需要时间,学校各有特色倒更有竞争优势。
参与就有好处,希望儿子的数学之路能披荆斩棘,不要失了兴趣。我还是一通表扬,肯定努力。都说儿子的智商遗传母亲较多,数学白痴妈妈要想培养一个数学尖子生只有靠娃自身努力了。学习还在培养兴趣,倒行逆施搞不好弄巧成拙,反倒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欲望,成了一种压力和负担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