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 |
昨天新加坡的电视节目《学校里没教的事》刚好谈论的话题是关于育儿,我和爸爸都很感兴趣,难得8频道(新加坡中文频道)的节目他也爱看,平时他是不屑看上一眼的,总是他看他的英文新闻频道,我追我的剧,甚少这样合拍。
这期节目请上来几个新加坡的电视艺人和主持人,当然是家中有宝的那些做了爸爸妈妈的,还有两个小童星,以及另外两名育儿专家,来谈他们对待孩子的家庭教育心得。
首一个问题是谈到底是要打孩子还是不打孩子,打孩子要如何打。
另一个问题如何和孩子沟通,以及尊重孩子隐私。
本人很爱看这类节目,同时具备娱乐节目的趣味性和教育类节目的知识性。昨天的节目令我和他爸大有斩获,对于我来讲,最感兴趣的是如何打孩子。本人其实是舍不得打孩子那一类,但了解如何正确打孩子,有时候确实是必要的。
通过这期节目专家的讲解,明白了打孩子的步骤。家长在打孩子前,要先平复了自己盛怒的情绪,再转头来打,打之前还要告诉孩子哪里错了,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真正开始处罚。
刚好爸爸也正好困惑,儿子今年升班后,不爱跟他沟通学校里面的事情了,使他担心孩子是否在新班级里不开心。刚好节目中也讲述,一个孩子在学校受同学欺负,不敢回来讲,半年后抑郁跳楼结束了年幼的生命,留给父母无尽的遗憾和痛苦,杯具啊。
专家解释了常和孩子沟通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的重要性,要审时度势来引导孩子沟通。绝不可以让孩子觉得跟家长沟通是于事无补,甚至更坏的负担。有时候,孩子找家长谈他的苦恼不是想寻求帮助,而是纯粹找个人来倾听,那这时候敞开胸怀来倾听很重要。有时候孩子有困难需要家长帮助,那么家长就要及时伸出双手,这个很需要家长审时度势的能力。
爸爸睡觉前引导“驴”讲他学校里的情况,获知儿子不是苦恼于同学和师生友谊,而是升班后的新课程适应。爸爸也教导儿子要如何克服学习困难,克服畏难情绪。
爸爸:“儿子,你是不是不喜欢K1新班呢,如果你不喜欢,我们还换回原来的班呢,还去和阿菲克一个班。”
妈妈插言,“才不是呢,儿子不知道有多高兴,和新朋友玩得不知道多好。”
“驴”,“我有很多新朋友,”开始摆着指头数数,数完,“我有15个。”
爸爸,“你最喜欢哪个?”
“驴”赶紧说出二个名字来。
爸爸,“那我怎么觉得你不喜欢新班级呢。”
“驴”,不是啦,K1有点难啦。
啊哦,原来如此,不适应新课程。
爸爸,“不难,老师讲课,你认真听啊。只要认真听老师讲很容易的。你在学校学会了,回来教教爸爸啊。”
“驴”欣然答应。
嘿,活学活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