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城记

(2015-01-01 10:12: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情感家庭杂文

 

我一向觉得一个城市住5年已经足够了。年轻时的梦想是有生之年多经住几个城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人世间有几多梦想是可以被实现的,人生万事事事总是难料。最精壮的岁月里,10年北京,10年新加坡,人生已是有生之年十之去三,怨说人生苦短,果不其然,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况且是最鼎盛的岁月。

 

北京到新加坡,由北到南,真就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人云兼听则明,又云树挪死人挪活,井底呆久了也会觉得全世界就在眼前,这说法适用于任何人,不论你是在北京还是新加坡,纽约,是广州还是贵州。曾经的“自己的家乡最好,枯骨也要埋故乡。”已然是小农时代的意识了,如今人们已是空中飞人,四海为家。

 

北京生活久了,感情深啊,觉得哪儿都不如北京,祖国的心脏,能来北京很自豪。初来新加坡,觉得新加坡没有北京好,起码没有北京那样宽阔敞亮的道路,曾几何时,引以为傲的康庄大道却成了首堵。

 

记得彼时,朋友问我新加坡好吗,我回答不好,他笑,你还是待的时间太短了。如今,我明白了他的意思。在新加坡久呆了,就很难习惯在北京生活了。不习惯不等于不热爱,有谁能将一个曾经有故事的城市忘怀。

 

人都说“人离乡贱”,都贱了这许多年了,如今还将继续贱下去,此生命里就是个贱。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敢问谁能免了这等俗。哪里能吃得好吃得开,就往哪里奔。忙碌挣命,介慎恐惧一辈子。

 

地域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就如同动物界里的族群派系一样,泾渭分明存在在大脑潜意识里,不必调遣,自然而然时时浮现。你是从中国来,我是从泰国来,他是从越南来,都是外国人。一个城市是另一个城市的参照,认识了这个城市,才能真正了解另一个城市的独特风貌。

 

2015年了,真有点不敢相信。现在的心态已然是千帆过尽,淡然了,觉得窝在家里最惬意。昨晚孩他爸爸问我要和阿姑出去进餐吗?我想了想说,算了吧,明天再聚餐吧。现在我就只想在家宅着。

 

昨晚上万众瞩目的庆祝活动跨年晚会电视直播,俺也提不起兴趣看,还是追俺的电视剧来的实在。11点了,催促儿子洗漱上床,两人在床上杀了一盘棋。使儿子逼迫爸爸回房睡觉。

爸爸满心的不满,”还没看到倒计时跨年,马上了,让我看完。”

我,“别看了,有什么好看,难道又庆祝你老一岁嘛?是陪我们睡觉重要还是看电视重要?"

他悻悻地关了电视,进房来和儿子杀了一场,三人才各自安睡,自觉得这新旧交替与别没有不同,一样的吃喝拉撒睡!


录一段流传已久编排人的地域性段子,

北京人看外地人,都是地方上的——只有北京才是中央,才是核心
广州人看外地人,都是北方的——只有广州才是南方,其他都是北方佬
香港人看外地人,都是内地的——只有香港才面对外面,你们都只对内
台湾人看外地人,都是大陆的——这话不错,他们就是个小岛
上海人看外地人,都是乡下人——只有上海人才是城里人

我外加一条,新加坡人看外地人,都是外国人——只有新加坡人才是国内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