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 |
“驴儿”说:“妈妈,你做的菜有一点点不好吃。”我佯装不悦,“什么不好吃,明明很好吃。”
见我不悦,儿子急了,赶紧解释“不是,不是,是一点点,一点点而已。”那认真的样儿,叫我好笑。他一定是怕我难过,急于取悦我。这种个性,不知该喜该忧。
最近发现,“驴儿”总将“对不起”挂在嘴边。我开始有点担忧,会不会培养出一个内心充满负罪感的孩子。
昨天,下午4点接他放学回家,冲凉完毕,为他读了那本从图书馆借来的小人书。计划今天读完,明天就去还书。读完书已经是下午5点了,我让“驴儿”在房间里玩一会儿,累了自己睡觉。于是我自顾自去做晚饭。半途去看了一下,“驴儿”还在玩。于是催他去睡会儿,随手拉下了窗帘,儿子不愿意了,大叫,“我不睡觉,我不睡觉。”
我随口说,“不管你啦。”扭头就去了厨房。身后传来“驴儿”的哭声。我胡乱搅了几下菜,关了火,又回去看他。这瓜独自坐在床上,哭的汗泪交加。一看到我,儿子忙着说,“对不起,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不该说不睡觉。”
看到他可怜兮兮的样儿,简直就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媳妇”,弄的我也心里乱糟糟的。我赶紧揽过他,亲亲他,给他擦干净脸,“不要说对不起,你没有错,不想睡就玩会儿再睡。那你现在想睡了吗?”
“驴儿”这才渐渐平静下来,他点点头。我又陪着他,拍了几下,很快的就呼吸均匀,面部平静的睡去了。
有一次“驴儿”要去倒水,跑的快,脚下不稳,扑倒在地,手里的杯子摔掉一块瓷。他首先不是哭,而是愧疚的看着我,我走过来,他忙说,“对不起,妈妈。”
我赶紧拉起他,检查他有没有受伤,“你没有对不起,没事,痛不痛?”他这才点点头表示自己也摔痛了。最近生活中,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我发现儿子常常陷入这种不该的愧疚。在我看来,这种情绪本就不应该是他这种年龄应有的,我倒希望,他在这方面霸道点儿,自信点儿。
过于负罪感会产生一种引起抑郁的精神压力,但是,不想孩子将来的人生充满负罪感,也不是想他完全没有负罪感,不知羞耻。缺乏负罪感更可能会造成缺乏良知。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看来我的路还任重道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