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到底在恐惧什么

(2014-01-24 09:05:36)
标签:

育儿

勇者

分类: 育儿

对我们这些大人来说,孩子们的恐惧有时实在让人莫名其妙,孩子们到底都在恐惧什么呢?

“驴儿”自从进入三岁后就变得异常爱哭。一有什么不如意或者得不到就会哭闹。爸妈真是不胜其烦,控制不住情绪失去理智的时候常有。

想到童话故事“匹诺曹的长鼻子”。妈妈也杜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故事内容是关于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把爱哭闹宝宝变成了爱打鸣的鸡。自从儿子听了这个故事后,只要妈妈说,“白胡子”,立刻孩子就憋回去了,甚是有效。爸妈的烦恼是暂时减轻了,却发现孩子从此多了一种恐惧。

妈妈为了拔除自己种下的恐惧的种子,费劲了唇舌也无济于事。

我的“驴儿”看似魁梧,其实从小就很胆小,“怕水”,“怕大声”,常常都需要鼓励才敢尝试新东西,这也是妈妈最忧心的。

孩子的恐惧和焦虑,起因都不尽相同。很多孩子害怕昆虫和黑暗,怕和父母分离,怕独处。其实妈妈到现在还是害怕昆虫和黑暗,最怕“鬼”(起因是小的时候,邻居家的老奶奶常爱讲鬼故事。)孩子到底在恐惧什么,这或许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恐惧源。

但是有些恐惧确实是莫名其妙的,比如儿子小的时候,凡是会动,有声的玩具他都怕。不过类似恐惧基本上都能随着时间的过去,孩子的长大而烟消云散。

心理学家的理论是,孩子自出生后,就主动地尝试了解他们身处的环境。童年期间,孩子慢慢培养出记忆,推论和解决问题能力相关的认知能力。

七岁以下的孩子不能理解具体逻辑,无法理智地处理信息。大人们也就难以用符合常理的说法,来说服害怕的孩子克服恐惧。这或许是为什么孩子要到7岁才会要求去学校读书。

这些恐惧会随时间自然而然地褪去。当然父母也要在旁教导和辅助孩子克服这些恐惧。

最重要的是不要增加孩子的担忧和恐惧。

不要教导孩子逃避恐惧,应该教育孩子承受恐惧,让孩子常接触他们害怕的事物,有助于降低敏感程度,消退恐惧。

父母也要克服自身恐惧,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会学习父母的习惯,最好是让孩子看到父母是如何正确应对恐惧和焦虑。爱焦虑的父母较比会生出爱焦虑的孩子。除了基因遗传,有样学样孩子到底在恐惧什么(monkey see monkey do)也是原因。

也别轻视孩子的恐惧。不要嘲笑孩子,不要说他们是胆小鬼而伤害他们的自尊。

也不该过分认同孩子的恐惧,例如,孩子害怕看医生,父母就应该避免说“我也讨厌去看医生”云云类似的话。

停止我们的语言暴力,我们的童年已然如此,何不让我们的儿子畅快无忧的去欢乐。

孩子到底在恐惧什么
希望我们培养出的孩子在生活中都勇者无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