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客人 |
分类: 育儿 |
最近,有家长送3岁幼儿去新加坡留学的消息被炒得火热。留学“低龄化”已然成为一种时尚。
朋友也把儿子送到新加坡来留学了,孩子如今来新2年了,都13岁了。这也让我这个小孩儿他妈对中国小留学生在狮城的生活有了一点瞎子摸象般地了解。
新加坡是全球唯一允许6至16岁外国中小学生进入政府中小学的国家。对中国家长来说,华人较多、距离较近、可以陪读、双语授课、英联邦体制利于升学等太多可数的优势。外加省去了置办冬衣的钱。
新加坡有公立、私立学校之分。公立学校,留学生可以得到政府补贴,学费低,但必须要通过政府的统一考试。统一入学试包括英文与数学。而私立学校容易进,学费太高。
刚来那会儿,孩子被安排在一家私立学校,学习英文等其他课程,迎接入学考试。
第一年,孩子没能通过新加坡教育部统一入学试,据说是近几年新加坡政府收紧留学移民政策,整个学校就只录取了一名来自越南的小留学生,孩子和家长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没有办法,重头来过。两年的努力不懈,终于如愿进入了政府中学,开始了全新的中学生活。两年中无论孩子还是整个家庭都经历了或多或少的考验。不过,收获也是巨大的。孩子的妈妈,对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摸得门清,我这个住在新加坡的却连幼稚园还没搞清楚。
孩子刚来新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住在寄宿家庭里(通常一个寄宿家庭,住有几个来自各国的孩子。)。不知道是不是饭菜不合胃口,比国内清瘦了很多。他们也先后换过几个寄宿家庭,遇到好的监护人还好,遇上不好的监护人,孩子也是受苦。如今成功的就读政府中学,妈妈来新全程陪读了,孩子的小脸也渐渐又丰满起来。
周末我们带着这俩孩子去逛新加坡动物园。动物园什么都好,就是热得连人也走形。
昨天邀请他们一家来家里吃饭,平生第一次邀请人家来家吃饭。不是不想,是着实没有可以拿出手的菜。最后叫了客人来还是客人主厨。
孩子越小,接受新鲜事物、新鲜环境就越快。孩子的妈妈也说,看到了儿子惊人地变化和进步。
在国内时胆小怕事的孩子,在学校里被印度同学欺负所做出的反击,表现出的坚强和勇敢,让妈妈为儿子的成长感到自豪和欣慰。
孩子也谈起他在学校里的见闻,新加坡的数学教育水平和中国的程度是有一点儿距离的。新加坡中学生数学考试是可以用计算器的,那使得他们对计算器这种东西产生了一种依赖,甚至类似5*7一位数乘法,新加坡学生也要用上计算器。这在中国小留学生眼里真的成了一种怪现象。这也难怪每次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总是第一,新加坡第二了。
中国孩子在新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英语。如果能过了英语这一关,基本上来说就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