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涣散、精神不集中怎么办?

标签:
健康心理 |
分类: 心理百态 |
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是好玩好动的时候,如果让他们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怕是很困难。
但是我们作为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注意力更加集中,良好的注意力能使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更容易成功。那么问题就来了,很多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连“三分钟”的“注意力”都没有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心理咨询: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喜欢捉弄人、浮躁、上课不自觉的下位子走动,扭动身体,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和嘴,不听指挥、不会做操、不爱写字和读书、喜欢爬高、绕圈子跑、旋转不晕,怕走平衡木等。
心理专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避免他们长时间的疲劳学习,在一段学习时间之后,适当增加活动性内容,这样反而能缓和心态,容易使他们有效进入学习状态。
利用孩子对某类事物的兴趣,进行适当的引导及评价,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而不予以全盘否定。对于过大的学习目标,可以细化处理,让孩子将目标化为文字或图形,也有助于提高注意力。
但是比起天生的问题,更多的注意力不集中出现在后天的心理上:
孩子的“玩心”重
很多的小孩子都会感觉学习是件很枯燥的事情,假如孩子的“玩心”比较重,对于枯燥无味的学习是没有兴趣的,就会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集中精力,加上周围一些环境的影响,是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要随意打断孩子
心理:训练孩子注意力时,首先要尊重孩子,在孩子专注工作时不要打扰。我们常常看到,如果孩子玩某个游戏,而家长认为这个游戏“没有营养”时,就会去阻止孩子,甚至强行中断这个游戏,让孩子去做我们认为“有益”的活动,其实,这反而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当孩子投入做一件事时,只要这件事没有危险性,就不要去打扰他。
玩积木、玩泥巴……很多活动看似没有营养,其实都能帮助孩子的大脑发育。
玩积木可以帮孩子建立空间感,玩泥巴可以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在玩中发挥创意与想法。
所以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判断孩子的行为,中途打断的方式更是容易导致孩子注意力涣散。
孩子的“好奇心”比较重
心理测试:对于“好奇心”比较重的孩子来说,他们很容易被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所吸引,从而放弃其手中正在完成的事情。比如:孩子正在做功课,忽然听到客厅电视机有播放动画片的声音,孩子就会放弃手中的功课,而去看动画片。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每一项锻炼,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孩子的能力进行提升和改变。当孩子出现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家长要对孩子有意识地进行某项锻炼,帮助孩子纠正其身上出现的问题。
教孩子学会自我减压。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家长的期望又给学生心理加上一道砝码,如果学生再对自己的考试成绩看得很重,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焦虑,心理上难得片刻安宁。因此,要学会自我减压,别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