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成长的空间?

标签:
健康心理育儿 |
分类: 心理百态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孩子成了大多数家庭最重的负担,一个大人往往没办法带好一个孩子,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全职妈妈需要配备一个老人或者保姆,两人或多人合作才有可能完成养娃这个艰巨的任务,更为可怕的是,甭管几个人合作养娃,只要参与的人都会累得精疲力尽。
空间规避
心理咨询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需要拥有自己的空间,所以父母不用执着于给孩子亲密无间的保护,让他们独立地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生活独立性。
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
除了生活环境外,我们还要给孩子创造心理上的独立空间,允许他们自由探索,给予充分的精神支持。
学会放手,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导。
越是爱孩子的父母,越容易造成关心则乱的景象。
心理专家:就像电影《囧妈》中的那个妈妈,即便孩子都那么大了,她依然一会一口水果地喂着,导致儿子悄悄把她给的圣女果从窗户扔出去了。
过度的爱,会成为孩子的禁锢。
隐私空间
我们会发现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比如日记,这些他们并不希望父母看到,而父母则应该学会尊重他们。
性别的距离
心理咨询:当孩子对性别的认知有所提高的时候,父母就应该注意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女孩与父亲或男孩与母亲之间,要有一定的性别空间。
情感规避
有的孩子在情绪低落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会躲到一个角落里面默默的哭泣,或者是喜欢独自消化这种坏情绪。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注意适当的给孩子空间,让他们自己恢复,不要时时刻刻跟在孩子身后,摆出一副“你的小心思,都逃不过我的眼睛,”的样子,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感事件不被尊重。
我想很多孩子都会记得小时候父母干活时自己在旁边玩耍的场景,因为那时候的父母不匆忙,他们总是慢悠悠的,满怀欢喜地干着自己的工作,这种温馨,这种享受的状态,多年后仍能刻印在子女的脑海中,历久弥新。
成人只是孩子生活的环境,而不是孩子生活的主导,这样的陪伴中,成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状态非常放松、喜悦,孩子吸收了这种状态也会非常放松喜悦,同时,成人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示范,光是这两点,就已经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