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主见家人要怎么办?家长能做什么?

标签:
育儿心理健康 |
分类: 心理百态 |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要求,对于孩子的这些行为,作为父母,会思量考虑其要求的合理性或者其看法是否符合普遍意义,从而作出相应的回应。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回应中,开始调整自己,去适应父母或者社会的要求。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父母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不用征询他们的意见,太费时费事,索性就直接替他们做决定就好了,等到孩子大了再来培养也不迟。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这种想法会耽误了孩子成长。偶尔这样做做问题还不算是太大,但如果把这种行为变成了一种常态,那就会对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造成致命性的打击,使得孩子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无论是面对什么问题,都会感到茫然无措,不知怎么办才好。
还有一个常见的情况就是,有的父母经常对孩子诸如提出问题和意见之类的反馈无视,当孩子看到自己的反馈被父母无视之后,就会有一种失落感,让孩子觉得就算思考了也没用,久而久之,他们将彻底失去反馈的欲望,导致思考意愿的退化和思维的僵化。
心理咨询 经常性的自我否定,对自己没有信心孩子从小经常被别人否定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主意已经失去了信心,总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有漏洞的,即使自己有了一个好的主意,也会第一时间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不可以,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打起退堂鼓。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来看待。
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一步,但也是被很多父母忽视的一步。若孩子的人格独立都不能得到保证,又从何谈起对孩子独立思想的打造?
把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
心理咨询:引导孩子学会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为他们搭建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有可能专心致志、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中去,从中积累经验和方法、并不断思考改进,体会到成就感,这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一步。
我们更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思考和选择能力,要相信孩子有这方面的能力。即使孩子由于年龄小的缘故暂时还无法独立做出思考和选择,也要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机会,所有孩子都要经历“从不懂到懂”这一发展过程。如果没有放手让孩子去做,等于人为阻隔了孩子这一能力的形成。当然,在这一发展过程当中,需要父母为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输送资源和给予必要的指导。
支持孩子自己做主
当孩子逐渐长大时,父母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决策权,逐步让他自己拿主意。比如,孩子晚上不肯上床睡觉时,父母可以对他说:“宝宝,我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的。因为你明天7点要起床,所以,你自己会在9点前上床睡觉,我相信你会自己注意时间。”
心理测试:当然,由于孩子对许多事情的认识并不全面,所以,父母在支持孩子自己做主的同时,也要给予适度的限制与提醒。比如,父母可以如此问他:“你想要先听故事呢,还是先换上睡衣?”这样的提问,不仅能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确享有主导权,更加能够保障他的生活不会}昆乱。
父母要当好提问者。
在孩子的任何成长阶段,父母都可以扮演提问者的角色,来引发孩子学会主动思考。比如,经常这样问孩子“你觉得这件事应该怎么做?”“你觉得爸爸(或妈妈)说得对吗?”“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等等,这些提问都能促使孩子主动去思考问题。
父母提出问题,孩子给予回答,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孩子就完成了一轮新的思考过程,其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成熟度就会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孩子更有底气和自信在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做出越来越理性的选择。
后一篇:克服恐惧:害怕一件事怎么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