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鸡娃是什么意思吗/鸡娃是什么意思梗?

标签:
健康心理 |
分类: 心理百态 |
鸡娃,是近几年北上广深家长们(特指中产阶级家庭)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意为:给孩子”打鸡血“。 所谓“鸡娃”,意为家长给孩子打鸡血,挖空心思呕心沥血敦促孩子学习进步。近日,关于“鸡娃”要考高分、要成功、要成为“人中翘楚”等相关话题备受关注,由此引发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也备受关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给孩子排满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孩子们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密切凝视和沉重期待,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青涩的青春期,早已面目全非。
为“完美无缺”的童年不惜代价?
父母想要通过监督和控制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让孩子永远追求卓越,不给犯错留下一丝空间,从而确保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心理:散养时代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参与度很少——孩子们自己上学,自己和同伴玩耍,并学会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正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教授保罗·法斯所说,美国人“赋予孩子独立和灵活的能力,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孩子未来将拥有更好的可能性和机会”。
这种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以及课外班、兴趣班;不停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就叫做“鸡娃”。
还有荤鸡,意思是主打语数外的鸡血。
至于“素鸡”,就是指素质教育鸡血,主打兴趣类。
青蛙牛娃的称呼大家都知道了,但是大家知道牛娃的称呼也有各种吗?
数学好的叫奥牛;英语赞的叫英牛,两项兼具的叫英奥混血牛……
心理咨询师:然后现学现卖一下,我家目前还是主打“素鸡”?语数外在家里“自鸡”……莫名觉得怪怪的,大家觉得呢?
这是为什么?
心理测试:因为父母想要给孩子一个完美无缺、万无一失的童年——他们要通过监督和控制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让孩子永远追求卓越,不给犯错留下一丝空间,从而确保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