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责任心,引导孩子主动承担责任

标签:
健康心理育儿 |
分类: 杂文系列 |
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地走向社会,在不少人身上十分明显地暴露出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刻意地追求享受,受到宠爱自认是应该的,缺少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负责的态度和做法。如何培养孩子责任心,引导孩子主动承担责任?
家长树立榜样形象:
不要轻视言传身教的力量,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要有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集体负责的自觉态度,让孩子在有责任感的氛围里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自己的责任心。
让孩子亲身体会不良的后果:
心理:引起孩子自责,这也是激发孩子责任感的好方法。当然,这种后果应该是家长能够预见到的,不会造成很大破坏、很坏影响的。家长明知不发了,也眼睁睁地任其完成,目的在于既要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也要让孩子品味由于疏忽、不负责任酿成的苦酒。比如,餐具没摆好,全家都等着;没有带雨具,只好晚些回家或者淋上一次;放错调味品了,大家一起品尝怪味饭菜,等等。
父母要学会放手:
心理咨询师:不包办孩子的生活。属于孩子责任范围内的事情,按时起床、穿衣、吃饭、收拾书包、写作业等等,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其次,父母要有意识地留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来做,比如洗碗、扫地等,这样就能够通过这些生活细节,让孩子感受到做事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人是要步人社会的,而且只有融人社会,才能有机会取得成就。家长就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让孩子从小遵守社会公德,不要乱扔垃圾,公众场所不要大声喧哗等,鼓励孩子参加各类志愿工作、义务募捐活动等,来培养孩子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意识。
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
心理咨询:安排孩子参加一些简单的社会公益服务工作,这也是培养孩子有责任心的有效途径。比如,简单打扫小区卫生,送一送报纸,教会孩子主动关心、帮助他人。
让孩子做家庭的事:
简单的说,就是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家庭的成员之一,应该为家庭的事情出力,并及时表扬孩子的努力,让孩子有自豪感。此外,还应该注意在家庭里培养民主的氛围,让孩子也参与家庭重要决策,并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