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涨分风暴刘权坤
涨分风暴刘权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562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在考试中的丢分种类及各部分丢分大概比例

(2020-12-22 12:37:33)
标签:

家长

考试

分类: 经典观点
学生在考试中的丢分种类及各部分丢分大概比例

 
    丢分是指学生考试得分与满分之间的差距值。
    做同等难度系数同一个省份(命题思路变化不大)的2份试卷,在试卷规定的时间内,一份是在平时当做作业写的得分,另一份是在考场上考试试卷的得分,做一个比较就会一目了然。当做作业写的试卷分数与满分之间的分数差即是“知识漏洞性丢分值”。作业得分与考场上得分的差值即是非知识漏洞性丢分值。前提是这2份试卷务必是学生自己真实、独立完成的。
    学生在考试中丢分,有的丢分是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的丢分;有的是单一因素作用的丢分。搞清楚各种考试丢分成因和比例,有利于我们对症下药,并辅以学习方法的加持训练,使得丢分缩减到最低。而完全避免丢分几乎是不可能的。
    下面我们以中等水平的初中生、高中学生为例来分析。中等水平对于初中生是指考试得分率为86~90%这个学生群体,该群体在中考时大概对应于二三流省重点高中。中等水平的高中生是指考试得分率为75~85%这个学生群体,该群体在高考时对应于老一本线以上(未大幅度扩招的2017年之前的一本线)至211大学和部分招分较低的985大学。
     1、知识漏洞性丢分。知识漏洞性考试丢分占全部丢分的大概40%。无疑,这部分学生存在较多的知识漏洞。他们在听课或研究答案解析时,貌似都能听懂,对不会做的题研究答案解析也鲜有不懂的题。但就是在考场上拿不到好的分数。其原因是在纠错环节中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计划性重复缺失。
     2、恐慌性丢分。考试恐慌性丢分大概占总丢分的40%。中科院心理所王极盛老师认为“每一位(估计是指中等水平考生)恐慌性丢分大概都在80分左右。较严重的恐慌性丢分能达到100多分。极度恐慌性可以使得某学科得0分。”
    学科考0分的我没遇到过,但是全部高考学科恐慌性丢分多于220分的考生我遇到过。
    著名学习方法专家,数学特级教师,原人大附中校长王金战老师每年都会在高考前特别强调“恐慌性丢分的严重性”,请家长和学校老师务必在解决考生恐慌心理上下功夫。
     其实,恐慌性丢分应该是一个多种因素导致的丢分。有考前状态问题、有备考训练计划安排问题、有意外突发事件问题、有考前家长话语不当问题、有考生心理素质问题、有对考试时间掌控不当问题等等。从80年代有了心理咨询机构和医院的心理医生,再到2000年以来学校配置的专职心理老师,众多心理从业老师为解决考生考试心理恐慌问题作出了突出成绩,但是苦于目前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抗恐慌训练方法。
        3、备考训练计划安排不当丢分。比如我们所有学校强调的考前“双归”问题,无疑会导致学生们丢分。这部分丢分一般占比不大,大概能站到总丢分的1~3%。
      4、会做而考场时间不够产生的丢分。实际上,考场上因为觉得时间不够用而做不完题目的学生不在少数。这部分丢分几乎都是纠缠所导致的。这部分丢分因人而异。
      会做而不熟练丢分。一道题,你在平时能独立完成做正确,但是你所用时间超时了,你也没有多遍演练,到了考场上时间不够,你就会产生会做而丢分。
      这部分丢分大概占到20%左右。
      在上面所列丢分中,知识漏洞性丢分和恐慌性丢分各占了大概40%。知识漏洞性丢分弥补起来非常缓慢。而恐慌性综合丢分比较容易解决,且已经解决就会产生“大幅度提分”的效应。
      对于知识漏洞性丢分解决非常缓慢。比如我的一个2020中考生,在上个寒假伊始我刚接手这位学生时,我们按照学习方法备考训练,用了4个多月不见分数上升,全部时间在弥补像“筛子”一样知识漏孔。直到中考前的十几天才突然见到分数提升。终于如愿考进一档高中。
      以上分析了初中、高中学生的丢分种类,以及大概各部分丢分所占比例,但不能算精确统计。是多年的统计分析的结论。仅供家长和一线老师分轻重缓急在帮助孩子们制定训练计划以解决考场丢分问题时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