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的“铅”

(2013-11-01 12:16:48)
标签:

杂谈

            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的“铅”              

                   
                http://s15/mw690/0039YrwTgy6DSsoXUomee&690

    关于儿童铅中毒问题会被大众和一些家长的忽视,铅含量超标或铅中毒对儿童危害之大是我们不可想象的。

    铅的主要吸收途径是肠道吸收和呼吸道吸收,主要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可怕的是铅污染没有下限,任何程度的铅污染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铅在体内的分布为血液,骨骼和软组织。其半衰期在血液中为25~35天,软组织为30~40天,骨骼中则为10年之久,而90%以上存在于骨骼中,所以影响生长发育,而脑细胞是铅的重要的靶器官,所以其对智力发育影响较大。

    为什么要说铅对儿童的影响较大?因为儿童均要比成人吸收的铅多。

   1、儿童有较多的手口动作,会经消化道吸收多。

   2、儿童胃排空较成人快,铅的吸收率会相应增加很多。

   3、铅多聚集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大气中,而离地面75—100cm处正好是儿童的呼吸带,所以儿童吸入的铅含量较成人多。

   4、儿童对氧的需求量大,故单位时间体重的通气量较成人大,铅的吸收率也较成人高,是成人的1.6-2.7倍。

   5、排泄少,成人每天的排铅量很大,而儿童排铅率仅66%,仍有1/3留在体内。

    据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的“儿童铅中毒指南”指出,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100ug/L,无论是否产生临床症状即可诊断为铅中毒。

    铅中毒的危害有:出现头晕,烦躁,注意力涣散,多动,缺钙、锌、铁等微量元素,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低下,运动不协调,视力和听力损害,厌食,贫血,性格易怒,学习困难,严重者可引发多脏器损害,昏迷甚至死亡。对血铅小于60ug/L的患儿相对安全,以预防为主,在100-449ug/L之间一定要去医院做驱铅治疗,超过450ug/L的一定要在48小时内做血铅复查,如确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并进行铅来源追查与干预。

怎样阻止铅的吸收?

   1、合理的锌、硒补充能竞争性抑制铅在胃肠道的吸收和转运,促进铅排泄。

   2、高亲和力的植物多糖课余铅结合形成凝胶,促进铅从粪便中排出。

   3、合理膳食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可激活组织中的酶,刺进铅从组织解离。

   4、大量黄铜与铅络合形成可溶性复合物经尿排出体外。

   5、多食富含硒、锌植物多糖、生物解毒素及维生素等调节免疫粒和代谢机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生长发育。

    因为铅损伤的细胞组织是不可修复的,所以最终还是要把铅杜绝在萌芽状态,就是以预防为主。合理抵御铅的入侵途径。其注意方法:

   1、培养儿通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一定要勤洗手,特别是吃饭前。

   2、经常给幼儿剪指甲,防止指甲缝的铅带进食物中。

   3、经常清洗孩子的玩具和一些孩子容易入口的物品。

    4、早晨用水管中的自来水时,先把一晚上在水管中储存氧化的水放掉几分钟(为节约用水放掉的水可以用来冲厕所等),再开始洗漱,做饭。

   5、保证儿童日常膳食中有足够的钙铁锌的摄入。

   6、住在交通繁忙的马上旁或铅作业的工厂附近一定要常擦地板,和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防止有害灰尘。

   7、以煤为燃料的家庭多开窗通风。

   8、不要带孩子到汽车流量大的马路边玩。

   9、让孩子少食含铅高的食物,如:松花蛋、爆米花等。

   10、加强对学习用品的生产合格管理,及提供合格证明。

    铅可造成人体摄入的各类营养素、微量元素的丢失和酶系统的紊乱,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并且铅中毒对儿童产生多器官、多系统、全身性和终生不可逆的损伤,特别是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儿童智力发育障碍。呼吁社会和家长对儿童铅吸入过量引起重视,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并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让我们每一次的呼吸都是更新鲜的空气。 

 

 

 

 

                                                                                   郭连丽营养师

                                                                                   QQ:1421308182

                                                                                   2013年11月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