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营养健康测评
营养健康测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97
  • 关注人气:1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养配餐软件详解发热

(2012-07-28 14:16:02)
标签:

美食

感染性

功效

味甘

《圣济总录》

健康

分类: 常见疾病管理

http://s16/middle/ac946572xc5dddc2b67bf&690



   【发热症状】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保持在36.2~37.2℃的范围。如果体温超过37.2℃,即可称之为发热;体温在37.3~38.4℃,通常称之为地热,若地热持续在2周以上,则可称之为长期地热;体温在39℃左右者,可称之为高热;超过40℃以上者,又可称之为高热;高热持续2周以上者,即为长期高热。
 
    气虚发热之人表现为体温升高,热势或高或低,发热于午前较为明显,常与劳累后加重,并明显感到周身乏力疲倦,气短懒言。面色萎黄,容易感冒,饮食不香或有腹胀,舌体淡胖,脉息细弱;血虚发热症表现为低热不退、头晕眼花、面色不华或贫血、心慌不宁、失眠不寐、唇白无力等。

 

   【发热主治原则】
    中医认为发热的病机极为复杂,通常可分为外感发热或内伤发热。外感发热又有外感风寒、外感风热、风温、湿温、热毒之分、以及热在气分、热在血分、热在半表半里的区别;内伤发热有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淤血发热的不同。

 

    凡发热病人,在食疗方面适宜选择汤汁、饮料、稀粥之类清淡而易于消化的流食或者半流食,以补充人体消耗的水分;宜吃具有清热、生津、养阴作用的食品,宜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蔬菜瓜果。


     忌吃黏糯滋腻、难以消化的食物;忌吃高脂肪及油煎熏烤炒炸的食物。

 

    【发热宜食】
    有普通发热症状的病人适宜食用下列食物
    1.地瓜:性凉,味甘,具有解热毒,生津止渴之功效。无论生吃或煎水服,均适用于高热津伤、感冒发热。
    2.菜瓜:性寒。味甘,具有解热毒、利小便之功效。无论感冒发热,或中暑发热,均宜用鲜菜瓜汁多量服用。也可清洗后生吃或者凉拌。
    3.香蕉: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香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维生素C等。药理实验发现,成熟香蕉肉有抑制真菌和细菌的作用。所以,无论是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发热者均已食用香蕉。
    4.梨子具有清热、生津、止渴之功效。适宜各种原因的发热者或者热病后津伤烦渴者食用。
    5.黄瓜:性凉、味甘、具有气功热解毒之功效。《日用本草》说它能“解胸中热,接烦渴”。《陆川本草》认为“黄瓜能治热生病,口渴”。所以,凡是发热口干者,或凉拌或生吃。
    6.橘子:性凉,味甘,能止渴,生津。橘子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较多,对发热病人有益。
    7.李子:具有清肝、除热、生津、止渴之功效。凡发热津伤口渴者宜食。《本草求真》云:“中有痼热不调,骨节间有劣热不治,得此酸苦性入,则热的酸则敛,得苦则降。而能使热悉去也。”由此可见,阴虚发热之人适宜。
    8.柑:性凉、味甘苦、具有生津。止渴之功效。催禹锡《食经》载:柑,食之下气,主胸热烦满。《开宝本草》亦云:利肠胃中热毒。凡是发热口干者宜食。
    9.蕺菜:性寒,味辛,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功效。它是一种广谱抗菌和抗病毒食品,适宜各种感染性发热患者食用。
    10.萝卜:性凉、味辛甘。生萝卜具有化痰热, 止烦渴之功效。鲜萝卜除含多量水分外,还含大量糖类和维生素,无论是感冒高热、感染性风热或者猩红热,多吃萝卜颇有补宜。
    11.番茄:性微寒,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一般蔬菜中的维生素C在烹调时容易破坏,而番茄中的维生素在烹调之熟时不易破坏,所以,发热烦渴者,无论生吃或烧汤均宜,或用鲜番茄汁、西瓜汁各半杯混合服用。
    12.冬瓜: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解烦渴之功效。《日华子本草》称它“治胸膈热,消热毒痈肿”。《本草再新》亦云:“冬瓜清心火,泻脾火,解暑化热。”所以,冬瓜适宜发热或暑热天高热不退者,煎汤频饮,或捣汁服。
    13.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之功效。凡是感染性发热者及暑天分热感冒或夏季热者,均宜频饮绿豆汤。尤其是感染性高热及过高人患者,尤为适宜。
    此外,一般发热病人在发热期间或发热病后期,还宜食用、藕粉、小白菜、菠菜、赤小豆、木耳菜、柿子枇杷、草莓、茄子、枸杞头、豆浆、大米粥汤、苹果、竹笋、马兰头、丝瓜、绿豆芽、白菜、白扁豆等

    气虚发热的病人适宜下列甘温宜气食物。
    1.牛肉:具有补气,生力之功效,对气虚发热者尤为有效。《医林纂要》:“牛肉味甘,专治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无不补矣”故脾胃气虚、阴火内生而发热者,宜常食用。
    2.黄氏:是中医治疗气虚发热之主药。《本草备要》云:“生用固表,泻阴火,解肌热”《内外伤辨》中有治疗“肌热澡热,困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宏大而虚重按全无,此病得于饥困劳役之说。”
    3.兔肉:具有补气之功效。《别录》云:“主补中益气”,所以,脾胃气虚、中气不足的虚热之人,颇宜食之。
    血虚发热者的病人适宜下列补气养血的食物。
    1.黑芝麻:味甘、性平,具有补肝肾之功效。《录别》中说它能“疗虚热籝困”。所谓虚“热
”即指血虚发热,故凡属中医血虚发热之人,食之有益。
    2.马奶:性凉、味甘,具有补气益血、清热之功效。《随息居饮食谱》中曾有评论:“马奶功同牛奶而性温而不腻,补血润燥之外,善清胆胃之热。”所以,凡血虚发而之人,有条件者,服食马奶,颇为适宜。
    3.猪肝:具有补肝养血之功效,凡血虚萎黄、身热不退之人,食之最宜。《圣济总录》有“猪肝丸”,即以猪肝为主,“治日晚即寒热,惊悸不宁”之症,这种“寒热”正属血虚发热。其他动物的肝,也多有补肝养血作用,同样适宜血虚发热者食用,如羊肝等。
    此外,血虚发热病人还宜吃些乌龟、紫河车、熟地黄、何首乌、菠菜、燕窝、大枣、鳜鱼、灵芝、桑葚等。
    阴虚发热的病人适宜食用下列补气虚血的食物。
    牛奶、海带、银耳、哈土蟆油、燕窝、黄花鱼、黑芝麻、蛤蛎、何首乌、青鱼、鲈鱼等。

 

    【发热忌食】
     外感发热或感染性发热的病人不宜食用下列食物。
     1.鸡肉:感冒发热或感染性发热者,忌食鸡肉。
     2.糯米:性味甘温,滋腻黏糯,若做糕饼,更难消化。外感未清、火毒未消者,食之则外邪难解、火毒益甚,切勿食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