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汉乐府诗和东汉文人诗

(2012-07-15 09:23:42)
标签:

杂谈

    两汉乐府诗是继《诗经》 《楚辞》之后,中国诗歌史上又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机构,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汉武帝时,乐府职能进一步强化,它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还广泛搜集各地歌谣,成为官方的采诗机构。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诗歌,其中的精华无疑是采自民间的诗歌。乐府民歌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所表现的也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与乐、爱与恨以及对于生与死的人生态度。乐府民歌深刻反映了两汉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心态、愿望和要求;从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看,又多率真质朴,直抒胸臆,且高度口语化。《上邪》、《孤儿行》、《妇病行》、《东门行》等都是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中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古代叙事诗的代表作。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形式的擅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

   

     进入东汉以后,文人诗歌创作现新的局面,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东汉文人诗多数独立成篇,还有一些附在赋的结尾,作为赋的一部分而保存到今天。现在所知最早的文人五言诗班固的《咏史》;张衡的《四愁诗》则是骚体整齐化后形成的七言诗,成为七言诗的一种初步形态。此外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东汉文人五言诗有的作者,明确,也有相当一部分未著录作者姓名。《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其基本内容是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如《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青青河畔草》等作品,在中国古代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意义,千百年来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长于抒情,却不简单、直接地表达,而是委曲婉转,反复低回;其语言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语法概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