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通用的汉字字体

(2012-07-08 07:18:06)
标签:

杂谈

(一)隶书

  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汉字字体,形体于战国晚期,它是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俗体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秦代篆、隶并行,篆书是官方运用的标准字体,用于比较正式、隆重的场合;隶书则只是一种兴新的辅助字体,社会地位很低。秦代的隶书称为“秦隶”或“古隶”,它还残存着篆书的某些痕迹。到了汉代,隶书得到官方的正式认可,成为通行的字体。汉代的隶书称为“汉隶”或“今隶”,它已很少有篆书的痕迹了。隶书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上摆脱了象形的特点,字体也由长圆变成扁方。隶书用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变化叫做“隶变”,隶变是汉字形体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汉字形体从此进入今文阶段。

 

(二)楷书

  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到今天,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楷书的结构与汉隶基本相同,只有少数地方略有改动,把隶书笔画的波楪改为平直,把隶书字形的扁平变为方正,并加以简化,因此比以前的任何字体都好写好认。人们觉得这种字体可以作为“楷模”,所以尊之为“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楷书出现,汉字作为方块字就定形了。

 

(三)草书

  从广义说,自有汉字以来,各种字体都有草率的写法。草书作为一种的字体的专称,起源于西汉,可分为章草、今草、狂草。章草起于汉初,是隶书的草写体,它保存了汉隶的波楪,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今草一方面从章草变化而来,同时又是楷书的快写体,起于东汉,形成于魏晋。今草形体连绵,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气,笔形是楷书化的草写,没有章草的波楪,笔画多连写和省略,书写简易快速,但不易辨认。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础上任意增减笔画,茨意连写,极难辨认,变成了纯艺术品,实用价值很少。

 

(四)行书

  行书产生于东汉末年,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近楷不拘,近草不放,笔画连绵,各字独立,好写好认,切和实际,因而成为魏晋以后日常运用的主要字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词的构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