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后反思

(2023-02-15 15:32:25)
   今天的课堂主要做了一张卷子,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个是求温差问题,借助温度计,让学生理解怎样计算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温差,先看零上温度比0度高多少度,再看零下温度比0度低多少度,这样就知道了两个温度的差距,也就是说,像这种情况的两个温度的温差,要先都与0度相比较,然后再求出温差。再举例,求都是零上温度的温差,是用两个温度相减就可以了,两个零下温度的温差,就是用两个数据相减就可以了。
    当然,课堂的学习还缺乏拓展,也就是求比一个温度高或低多少度的温度是多少?也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跨越0度的问题,一种是零上温度,一种是零下温度等几种情况。
    这节课中加深了学生对于相反意义的量用正负数来表示。
   还有一种典型题,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判断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的方法,借助手边的已知方格,标上列和排,然后描出各点,就能看出是什么图形了。
   六题中的理解错误,发现就是向左右平移,排数不变列数改变,上下平移,列数不变,排数改变。
   注意图中的标识,东南西北问题。
   用正负数与标准量相比来表示实际量问题怎样思考,以及用表格来表达。
    总之,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还是存在着很多的疑问的,如果任问题存在,势必让教学成为了一种无用之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数对教学反思
后一篇:教学反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