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
(2022-11-29 15:44:22)
今天的这节课,主要安排了道填空题,在这些题目中,有几种类型题是学生们不擅长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的。比如书籍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商是小数,比如是2.5,求这两个数的比,要明确的是两个数的商是2.5那么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2.5,求两个数的比,只需要把2.5化成分数的形式,就能写出两个数的比了。掌握方法就能解决看似复杂无比的问题。再比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求两个数的比,有两种思考方式,一种是根据分率去思考,先找单位一,那么单位一的量的分率就是1,另一个数比单位一多或者少几分之几,就用1加上或者减去几分之几求出另一个量的分率,再求两个数的比,即分率之比,还有一种方法是用份数的方法,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进行,先找单位一的量,那么单位一的量被分成了分母的份数,画出几份,那么另一个量比它多或少几分之几就比单位一的量多或者少画几份,这样再求两个数的份数之比就是两个数的比了,这两种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中都经常用到,所以要让学生两种方法都能掌握。再比如一个比的前项是3,比值是3/5,它的后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比与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思考。再比如小明读一本故事书,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是1:5,如果再读30页,那么已读与未读的页数比是3:5,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有两位学习比较出类拔萃的同学都没有正确解答,看来让学生做一些解决问题,也许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再者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求它的表面积与底面积的比是多少,弄清表面积是底面积的6倍,所以比是6:1,无论是棱长多少,它的表面积都是底面积的6倍。
还有些题目答案具有多样性,不是唯一的。比如把一个乘积相等的式子写成比例,结果是多样化的,学生在叙述时指出也内项之积与外项之积相等,再比如从4.5、18、9、2.25、36五个数中先出四个数并组成比例,答案也是多样性的,选择的四个数也可以不同。比如人24的因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答案也是多样性的。对于此类题目,要给予学生更开放的胸怀。
通过交流我知道了对于平日的每一节课,进行即时的反思的重要性,又让我明白,只有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更利于学生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否则,那种只是一味的做题的方式根本无法解决学生更多的数学困扰。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