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365通识课调整第六章(2025.10.13)
(2025-10-13 23:17:18)
标签:
365 |
这个学期在通识课的上编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也相应增加了一些内容。到第六章,已经和上学期完全不同了。所以根据新的内容,而且还是侧重讲解文献综述,我为篇章重新命名为:继往开来。
在第一节课,还是以我这门课程《中华文化的家庭传承》作为一个例子,边讲我自己整理出来的文化的家庭传承的文献总结,既有历史纵向讲解,也有不同现实的分类,在讲课程相关理论的同时,也为学生们举一个文献综述的例子。
在这部分的最后,我组织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小组讨论。一方面,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并从这些经历中学习如何提取理念思想。另一方面,我让学生们收起所有的电子产品。发给他们每个团队一张大白纸,然后让他们一边沟通交流信息,一边用笔在纸上把提取出来的关键词或句子写在这张大白纸上。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可以从电子产品中先抽出来一段时间,进行面对面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先放弃对网络辅助的依赖,学会自主思考。
效果还是有的,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放弃对网络辅助的依赖,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和理论,而不是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愿意积极动脑思考这些经历背后的家庭教育理念。人一旦形成路径依赖,想摆脱真是很难,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所以,在每个团队进行全班汇报的时候,对于那些只会讲从网上资料看来的理论的团队同学,我会用追问的方式,一步步启发这些学生进一步思考,让他们讲出自己的经历故事,然后进行思考和总结。
到本次课的第二部分,就是给学生们讲解什么是文献综述,如何做文献综述。当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便捷工具的今天,完全不让学生们使用是不现实的。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还是用我自己的研究课题做例子,教学生们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文献检索、提取信息、分类总结和评价评述,最后撰写文献综述。通过具体的例子,我告诉孩子们人工智能现在,尤其是在做科研时使用是,几乎都会面对很多虚假编造的信息,尤其是对于注释和参考文献。所以我教学生们如何通过知网进行文献综述工作,以避免这种现象。
总之,对于通识课,因为对于听课的学生没有非常有力的约束力,想要获得相对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需要画大力气进行研究和实践,不断进行改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