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5@365本科核心通识课第一次课(2025.02.24)

(2025-02-25 00:11:21)
标签:

365

杂谈

下午整理了两大包东西,然后赶班车到了新校区。在办公室吃了两块糕饼,喝点儿水,把教具都收拾好,6点半出发到教室准备上课。

新开课真的好难!从申请通过之后,我就在不停地后悔,我为什么要申请这样一门课?当初和然说这件事儿的时候,然就问过我:“你一个外语学院的老师,为什么要开这么一门课?开一个英语影视视听说课不好吗?备课也容易。”

然同学说的一点儿都不错。虽然我自己英美电影开得不是特别多,但开这种影视试听课还是会容易很多。而我现在开的《中华文化的家庭传承》,真的是非常新的一个课题。讲中华文化的、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的都不少,但从家庭传承文化这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真的不多。我在备课的过程中也查询了很多资料,AI我也交流过,但能够得到的参考都很少。

同时,我也将在这个学期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来上这门课。项目式学习的开展本身就很难,有很多不可预料的事情会在课堂上生发出来。而在中华文化的家庭传承这个主题下,学生们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会如何选题?他们都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支持?如何在课堂上整合10个不同的项目进行教学?……一切都是未知数,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掌控所有的这些。会有很多意外,我能解决吗?

但我想,真诚是最大的必杀器。没有完人。虽然在这个课题上我有了一些思考,但相对于一个班50个学生来说,我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遇到具体的问题,课堂就是我们一起学习和研究的场域,而不是我单项传播的平台。遇到问题,我们都可以一起来讨论和研究。当然,在已经拥有了深度求索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有利的工具,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寻找我们需要的资料,帮助我们完成相应的任务。

今天晚上,在我正式开始讲正课之前,我问了孩子们三个问题:“那么多门通识课,你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么课?你们觉得这门课应该怎么上?你们觉得自己会在这么课上用多少时间和精力?”

我问出问题的时候,孩子们一下子就从自己的书本上、电脑上、手机上抬起头来,眼神一边跟着我的身影在教室中流动,一边认真地思考起来。一会儿,就有孩子给了我答案:“我对家庭感兴趣”、“我对婚姻和夫妻之间的关系感兴趣”、“我到地方调研的时候,发现当地的文化非常有趣”、“可以讲讲国外的文化,中外文化进行对比”、“课堂上应该生动,可以讲故事”……一个小小的互动,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接着我就开始了正式课程,是通过哲学三问和不同的回答引出了“传承”这个题眼,当然也通过回答“我是谁?”来介绍我自己和我们这个班级。然后就开始尝试回答“问什么开这门课”。我就引用然问我的问题,果然就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

我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传承中国文化、为什么和如何进行中华文化的家庭传承三个维度回答了这么课存在的意义。

最后,我讲到了要走一条不同的教与学的路——项目式学习。今天是第一次课,主要是破冰和组建团队。我让孩子们自愿组成了10个团队,每个团队4--6人。上课前,我就准备好了10张大白纸,就是专业的美术素描纸,比较厚实质量好。也准备了10盒彩笔。孩子们找好小组成员之后,就每个小组一张大白纸和一盒彩笔。我让孩子们先互相做个自我介绍,算是破冰,然后再为自己的团队起个队名、设计队徽还有一句团队口号,把这些都画在这张白纸上。所有这些做完,就完成团队组建工作,第一次课也就顺利结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