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的时候,脑子里就会冒出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为什么好人会吃亏?或者为什么大家觉得吃了亏的才应该是好人?只是纯粹的道德绑架吗?还是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琢磨这样的问题。前段时间下载了AI软件,我就问了这个问题,下面是AI给我的回答:
说了一些道理,但和我心里的答案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所以就要进一步进行问题优化。
“在哲学中,正义和公平是重要的伦理原则,它们对于理解“好人吃亏”现象具有深刻的意义。不同的哲学流派对于这一现象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对正义、公平以及“好人吃亏”现象的讨论:
1.
**正义与公平的概念**:
-
**正义**:正义是一个广泛的哲学概念,涉及对于公平、道德、公正和合理的追求。在伦理学中,正义通常被认为是按照规则和原则对待他人的道德标准。
-
**公平**:公平是指在对待他人时不偏不倚、合理公正的原则。公平要求对每个人平等对待,不偏袒任何一方。
2.
**不同哲学流派对“好人吃亏”现象的理解**:
-
**功利主义**: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好人吃亏”现象可能被解释为违背最大幸福原则,即好人受到不公正待遇会减少整体社会的幸福程度。
-
**德性伦理学**:德性伦理学强调个体的德行和品德,认为好人应该受到尊重和认可,但在现实中,好人仍可能会遭受不公正待遇,挑战着德行的实践。
3.
**正义是否总能实现**:
-
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正义并不总是能够实现。因为社会存在着权力、利益和偏见等因素,导致有时好人并不能获得应有的公平对待。
4.
**在不完美的世界中的挑战**:
-
在现实世界中,好人吃亏的现象挑战着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普遍期待。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不公正的现象,使得好人有时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和认可。
-
这种现象提醒着人们,在追求正义和公平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不完美性,努力改善社会制度和个体行为,以更好地实现正义和公平的理想。
总的来说,正义和公平是哲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好人吃亏”现象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在不完美的世界中,这种现象挑战着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理想,同时也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促进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现在AI的回答还是比较简单的,也和我提问以及训练资料非常少有关。
不过这个问题还是挺有意思的,我的一点点想法是这样的:
人从本性上来说,是趋利避害的。这个本性既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的。在物质匮乏时期,一些人通过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进行统治,确保大部分人供养少部分人。这样,保证这个群体能够进行延续。这样当然是不公平的,但可能是利于种族延续的。
所以,人们总是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追求公平和正义。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被压迫阶级被迫让利和利他之外,还需要一些更有远见的被供养者主动利他。有了主动利他的人,就能够让整个群体中出现乐于创新也有条件创新的人,而这些人的创造带来的是生产力的提高,进而是生产关系的改变和向更高级的发展。社会关系的革命性改变,也依然是由利他者作为主导,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利他的程度、表现形式、主被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越高级,主动利他者就越多。
而从历史发展大趋势回到每个个体,一部分人为了“利他”,就会放弃自己的私利,甚至很多时候,是明知道会被人利用,会对自己非常不利,也会选择“利他”,在一般人看来,就是“好人吃亏”。而如果利他者在作出选择时,不是从整体发展和利他的角度出发,而是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也许在某一个时间、某个特定条件下,做一个“好人”。但因为“目的不纯”,一定不会长久,或者只是“伪善”,或者因为扮演“利他者”达不到“利己”的目的而内心纠结、外在拧巴。我想,这也是除了“道德绑架”之外,人们总是觉得好人就应该吃亏的原因了。
人类发展到了现在的阶段,在某些局部范围内,因为物质的丰富,其实是有条件实现利他者利人利己双赢的。这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进步的表现,同时也是所有利他者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类社会的公平正义,好人不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