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33@365有趣的逻辑谬误(2023.11.29)

(2023-11-29 18:13:37)
标签:

365

逻辑谬误

教学

       给学生上课,讲到写文章要符合逻辑。当然最主要的两种逻辑就是演绎和归纳。但我还是挺惊讶的,就是很多学生居然不知道这两种逻辑推理。我自己是理科盲,即便如此,上高中的时候政治课和语文课上,老师也讲过基本的逻辑,还讲过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充要条件等等概念。即使是掌握得不好,至少老师讲过,头脑中是有印象的。难道现在的中学教学中不教这些吗?
    不管怎么样吧,我们讲写作,还是要讲一些这些东西,然后也给学生们讲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比如:人身攻击、红鲱鱼谬误、花车谬误、稻草人谬误、滑坡推理谬误、诉诸无知谬误、轻率归纳、虚假两难困境等等。有些逻辑谬误其实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我和学生开玩笑,说可以用在吵架中,但不能用在学术写作上。
    比如滑坡推理谬误,就非常常见。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你就考不上好大学;你考不上好大学,你就找不到好工作;你找不到好工作,你就不能好好生活,然后你就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这种观点太常见了,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会对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这样说。甚至很多孩子从小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个就是典型的滑坡推理谬误。这里面,一连串假设发生的事情都是由“不好好学习”生发出来的,但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些事情一定发生。
    再比如虚假两难困境,我们也经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说法:“你是不是我朋友?你怎么不支持我?”“你是要工作还是要家庭?”这些都是逻辑谬误,因为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两难的事情本身就是虚假的,经不起推敲。是朋友就一定要支持吗?明知道错的也要支持?这样的话,在人的情感方面好像说得通,但根本不符合逻辑。家庭和事业同样如此,这根本就是一个假命题。我和孩子们说:“当人事这样问你的时候,尤其是对女生这样问的时候,可以明确地告知,我的家庭成员都是相互扶持的,家庭的责任是分担的,我不需要选择,两者可以兼得。”
    还有一个是沉没成本谬误。这个特别常见的就是等公交车:已经等了5分钟了,还要不要等,万一7分钟的时候来了呢?不等的话,我前面5分钟不也白等了吗?我问学生如何破解这个逻辑谬误?就有学生告诉我:“及时止损。”是的。我们要回归等公交车的初心:在一定的时间内去到某个地方。如果我们达到这个目的的方式只能是等公交车,那就等;如果还有其他的方式,或者时间不允许了,我们就该用其他的方式。总之要不要等公交车的原因,不是因为前面已经等了5分钟,所以就要继续等下去。
    另外一个常见的就是诉诸情感谬误,比如:“我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你现在大了 ,翅膀硬了,就不听妈妈话了......”这就有些道德绑架的意味了。而且这类谬误还特别容易被用来对特定的人进行PUA。有些人跳不出PUA,就有部分原因是自己思想没逻辑。
    现实生活中,也包括一些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很多逻辑谬误。很多时候,在网上我们看很多人炒得不可开交,其实细察起来,他们讨论的根本都不是一件事儿,没有逻辑论证,全部是情感输出。我和孩子们说,研究生不仅在研究上要符合逻辑,生活中也要冷静,讲逻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