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14@365教育话语权

(2023-08-02 21:10:45)
标签:

365

教育

话语权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是我长期关注的一个公众号“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这里有我敬重的师长,也有同辈同行,当然也有我自己看不上的,我认为的“砖家”。但我万万没想到,今天发出的文章,公知味道会那么明目张胆。当然,这也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今天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做漂亮国留学中介的。但问题不是写文章的这个人,而是选等这篇文章的人。
    又想起不久前参加过的一个教育论坛,是关于深度学习的。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说,我们必须向以漂亮国为首的西方理论界学习,因为他们特别会给事务起名字。比如“思维导图”这个概念,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我自己在上高中复习历史的时候就画过。我相信在我之前肯定也有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也这样做过,但我们都没想起来给这个东西起个名字,但漂亮国的专家想到了,然后还以此写了很多“专著”。这就是命名权的重要性,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真的要多努力,不要对自己无意当中使用的工具、一闪而过的灵感毫不在意,说不定那就是一个“新理论”。命名权是话语权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有什么想法一定要起个好听的名字,然后抓紧时间公之于众。当然,不好的事情,就一定要避免别人扣屎盆子,比如“西班牙大流感”,没人在意这玩意儿是漂亮国人先得的。
    一下子又跑题了。回到那个深度学习的论坛,从漂亮国回来的专家,其实还比较隐晦,反而是一位本土的“砖家”,那味道真是太浓了!当然也有我们本土的专家,给出了有力而又不失礼貌的回应。所以,我还是认为,今天我读到的这篇文章,一定不能代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中大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虽然这么想,心里还是气不过,就在留言区写了留言。到目前为止,留言还没有被采纳。不管他了,反正我把自己想说的表达了,总不能吃了苍蝇还不让我吐槽吧。
    教育是人才培养,也是承上启下。在这个领域,由谁来给所有的核心概念下定义?放眼望去,我们的教育学科,由多少概念是由我们来定义的?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没有自己的教育方法、理念、思想、哲学吗?是时候收回定义权了,是时候让教育回归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