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中医治疗显效重返校园
(2013-03-18 11:21:32)
标签:
平安医院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重返校园健康 |
分类: 康复病例 |
她叫刘晓,今年20岁,是一名高中生。想想20岁的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在奋斗,在为了我们明天努力,在为了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而努力。这时本是人生中的一个充满激情奋斗的时期,可是对于刘晓来说这依然是一个漫长而灰色的人生低谷。
刘晓出生在一个农村的家庭,父亲、母亲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且都在上学。在去年3月份是万物盛开的季节,由于一场春雨的到来,不知是因为衣服穿的太薄,还是季节变化的太快,刘晓突发一场严重的感冒,最高体温达到过40度。在当地诊断连续输注抗生素后体温得到控制。
可是不知何原因的鼻子总是出血,有时吃点清热去火的药就没事了,可是鼻子出血还是会不定期的打扰刘晓。慢慢的,刘晓的脸色由苍白变为了蜡黄色。在去年的5月份,母亲带着刘晓到镇上看中医,中医开了一副中药,可是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刘晓的全身成了蜡黄色,嘴唇白的像一张纸,而且四肢无力。刘晓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了焦作市二院到焦作市二院查血常规WBC:1.6×10~9/L,HB:46g/L,PLT:29×10~9/L,行骨穿。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及肿瘤医院会诊骨髓片示:增生活跃,G/E=0.92,粒系增生,中原粒0.4%,杆状比值减低,余比值正常,浆内偶见空泡,红系增生,中晚幼比值增高,偶见豪焦氏小题,淋巴细胞形态比值正常,巨核细胞9个。胸骨骨髓象:粒系、红系增生,巨核细胞26个,余同髂骨骨髓象;染色体:46XX,骨髓活检:增生活跃,红系、粒系比例基本正常,单可见少量浆细胞。未明确诊断。
刘晓父亲经过其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介绍到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平安医院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专科医院。可是由于原来在当地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根本没有任何疗效,刘晓父亲母亲只是抱着最后一线的希望来到了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平安医院经检查诊断为PNH后,考虑到患者长期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延误病情等因素,加之复查血象示白细胞、血色素均降低,考虑若继续予以西医药治疗的方案,鉴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增加患者感染的几率,使病情进一步复杂,故我院采取中医药为主的治疗方法。患者面白乏力伴有黄疸的体征,食如无味,大便略粘,舌淡,苔白厚微黄,脉滑,以及结合病史、辅助检查、临床表现并四诊合参,病情处于急性进展期,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方药,并以“地 黄止血胶囊5粒口服 3/日”及“碳酸氢钠片”、“维生素E胶丸”口服,静点“阿魏酸钠”、“茵栀黄注射液”及“碳酸氢钠”,并在中药汤剂中逐渐加大清热解毒药物的应用。
上述治疗三周后,刘晓全身黄疸由最初的深黄,到浅黄。刘晓小便颜色明显变浅,小便色微黄,腰背疼痛略有好转,饮食、大便正常,复 查相关检查网织红细胞降至3.0%,总胆红素为14.86umol/L 直接胆红素为3.03umol/L,间接胆红素为11.83umol/L,尿常规示:BLD+-,小便颜色基本正常,血红蛋白为75g/L,此时患者,黄疸症状基本消失,出现气血两虚之象,方药调整,在原方基础上加入:熟地、仙灵脾、补骨脂等,患者血色素较前有上升趋势,但上升较慢,加用“康力龙 2mg口服 3/日”刺激造血提高血色素,原口服药物同前。
为巩固疗效,患者继续住院治疗,继续上述方案治疗一个月,治疗期间患者小便颜色正常,网织红细胞波动于2.6%左右,胆红素正常,血红蛋白持续上升,患者共住院65天,出院时血红蛋白升至88g/L。尿常规正常,其余各溶血指标均有好转,仍有轻微腰背疼痛。出院后继续服用我院中药汤剂及“地黄止血胶囊(院内制剂)5粒 口服 3/日”及“碳酸氢钠片”、“维生素E胶丸”、“康力龙”口服,中药以扶正为主,兼顾驱邪等,血象持续上升,两个月后恢复正常,尿常规正常,溶血指标正常。腰背疼痛明显好转。后随访,患者病情平稳至今,正常生活。
刘晓出生在一个农村的家庭,父亲、母亲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且都在上学。在去年3月份是万物盛开的季节,由于一场春雨的到来,不知是因为衣服穿的太薄,还是季节变化的太快,刘晓突发一场严重的感冒,最高体温达到过40度。在当地诊断连续输注抗生素后体温得到控制。
可是不知何原因的鼻子总是出血,有时吃点清热去火的药就没事了,可是鼻子出血还是会不定期的打扰刘晓。慢慢的,刘晓的脸色由苍白变为了蜡黄色。在去年的5月份,母亲带着刘晓到镇上看中医,中医开了一副中药,可是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刘晓的全身成了蜡黄色,嘴唇白的像一张纸,而且四肢无力。刘晓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了焦作市二院到焦作市二院查血常规WBC:1.6×10~9/L,HB:46g/L,PLT:29×10~9/L,行骨穿。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及肿瘤医院会诊骨髓片示:增生活跃,G/E=0.92,粒系增生,中原粒0.4%,杆状比值减低,余比值正常,浆内偶见空泡,红系增生,中晚幼比值增高,偶见豪焦氏小题,淋巴细胞形态比值正常,巨核细胞9个。胸骨骨髓象:粒系、红系增生,巨核细胞26个,余同髂骨骨髓象;染色体:46XX,骨髓活检:增生活跃,红系、粒系比例基本正常,单可见少量浆细胞。未明确诊断。
刘晓父亲经过其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介绍到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平安医院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专科医院。可是由于原来在当地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根本没有任何疗效,刘晓父亲母亲只是抱着最后一线的希望来到了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平安医院经检查诊断为PNH后,考虑到患者长期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延误病情等因素,加之复查血象示白细胞、血色素均降低,考虑若继续予以西医药治疗的方案,鉴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增加患者感染的几率,使病情进一步复杂,故我院采取中医药为主的治疗方法。患者面白乏力伴有黄疸的体征,食如无味,大便略粘,舌淡,苔白厚微黄,脉滑,以及结合病史、辅助检查、临床表现并四诊合参,病情处于急性进展期,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方药,并以“地 黄止血胶囊5粒口服 3/日”及“碳酸氢钠片”、“维生素E胶丸”口服,静点“阿魏酸钠”、“茵栀黄注射液”及“碳酸氢钠”,并在中药汤剂中逐渐加大清热解毒药物的应用。
上述治疗三周后,刘晓全身黄疸由最初的深黄,到浅黄。刘晓小便颜色明显变浅,小便色微黄,腰背疼痛略有好转,饮食、大便正常,复 查相关检查网织红细胞降至3.0%,总胆红素为14.86umol/L 直接胆红素为3.03umol/L,间接胆红素为11.83umol/L,尿常规示:BLD+-,小便颜色基本正常,血红蛋白为75g/L,此时患者,黄疸症状基本消失,出现气血两虚之象,方药调整,在原方基础上加入:熟地、仙灵脾、补骨脂等,患者血色素较前有上升趋势,但上升较慢,加用“康力龙 2mg口服 3/日”刺激造血提高血色素,原口服药物同前。
为巩固疗效,患者继续住院治疗,继续上述方案治疗一个月,治疗期间患者小便颜色正常,网织红细胞波动于2.6%左右,胆红素正常,血红蛋白持续上升,患者共住院65天,出院时血红蛋白升至88g/L。尿常规正常,其余各溶血指标均有好转,仍有轻微腰背疼痛。出院后继续服用我院中药汤剂及“地黄止血胶囊(院内制剂)5粒 口服 3/日”及“碳酸氢钠片”、“维生素E胶丸”、“康力龙”口服,中药以扶正为主,兼顾驱邪等,血象持续上升,两个月后恢复正常,尿常规正常,溶血指标正常。腰背疼痛明显好转。后随访,患者病情平稳至今,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