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流派目标球技体育 |
分类: 球技 |
北极风暴造成停电,那就在家里聊聊自己的差点轨迹吧。
08年4月开始练球,一开始的差点就算36吧。那一年过生日的时候,老陕拿着媳妇给的高尔夫训练卡礼物来到训练场,幸运地遇见了第一个教练 -
韩人教会的牧师加兼职高尔夫教练。这两重职业说起来也是很好的匹配,都是传道授业加解惑。一方面能在传教中切磋球技,另一方面也能在球友中传播理想。我们每周一次课,练了两年直到他升职到了外州。先是双脚并拢打,再慢慢分开。准备动作一丝不苟,撅臀再膝盖内叩。头几个月里成绩提高的飞快。
08年12
月差点达到20.9,九十几杆的日子说起来很快乐,每个洞达到Bogey就好,打帕自己都会笑出来。那时的老陕也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查了下中国业余公开赛只要差点12以下就可以报名,觉得再提高几杆就可以了。。。
09年12月差点 19.2,九十几杆的日子也很漫长,反反复复在8字头和三轮之间震荡。
10年12月差点 14.6,突破瓶颈在于Dave Pelz的两本书 - Short Game
Bible(短杆圣经)和Putting
Bible(推杆圣经)。大概经过一两周的训练成绩就提高了5杆,第一次获得突破打出79杆,只用了29推。还要提的就是侯根先生的五堂课,可以说字字珠玑。
11年12月差点 14.2,这段时间看了大量的书,尤其是Homer
Kelly的The Golfing Machine(TGM),对各种流派有了比较清晰的体会。
12年12月差点
12,年初的时候膝盖拉伤,休息了好几个月,之后的成绩一塌糊涂,对打球也是意兴阑珊。大家都说85杆的人最容易放弃,就是这个情况。后来跟校队教练John
Norton学习。7月开博,成绩也渐渐稳定下来。
13年12月差点
10.6,没有达到自己年初的单差目标,不过也多少接近了一点点。好在另外一个把媳妇拉下水的目标实现了。和博友的讨论也让俺更加敬畏高尔夫,明白自己和高手的差距像大海一样。
14年12月,差点0。。。
前一篇:挥杆的缺陷
后一篇:2014年挥杆方式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