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文化教育旅游图片 |
分类: 学员分享 |
下文自专程从连云港而来的学霞:
19年前,一个小天使(我的儿子)来到我的身边,给迷茫的我带来希望。陪伴他成长,是我生活的最大动力。我特别感恩他来到我的身边。遇到校长以后,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我特别珍惜与他的缘分,努力地成就彼此。
今年的新冠疫情给高考学子平添了巨大压力。陪伴儿子走完高考这条路,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我特别渴望回家,回到德慧,美美地睡一觉,让我有力量开始新的人生。7月17日,我目送儿子走进大学的校门,我们的分离正式开始。7月18日,我就来到喜屋,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初见喜屋,兴奋、忐忑,还有一些拘谨。兴奋我终于回到了家,却又有几分拘谨于在这个令人向往的空间,该如何与她相处。
热情接待我的德慧工作人员宝盛离开后,我也安静下来,感受这个空间的鸟语花香、清新、宁静与祥和。每一个元素都泛着爱意,都传递着对生活的用心和敬意:不会因为是刷牙的杯子,就随意地选一个,也不会因为只是洗洗手而已,就去将就一个瓶子。这些细节让我对比出自己与校长对生活的态度的不同:爱自己,就要活得美美的。
我在用阳台布置成的小禅房打坐结束,看到小娟在德慧听音群发了首《懂得》。在听音中,一个声音问我:“你的人生为何而来?”我答:“为爱而来。”又问:“那为什么会爱得这么苦?”眼泪瞬间流下。又打开校长发的《I Am You》,身体舒展开来,随着音乐舞动,似乎一切束缚都已不在。
晚餐很简单:稀饭、馒头,冰箱里还有校长做的酱。吃到校长的酱,我终于理解为什么大家吃校长的菜,盘子会那么干净!瞬间,我看到我的奶奶在阳光下搅动着酱,小时候的我总会偷偷地用手指蘸酱吃,甜甜的阳光的味道,无比的满足。
床品看上去高贵、富足,但更震憾我的是床上的枕头,远离床头一点点,整整齐齐地摆放,让枕套舒展开来,一丝不苟,让我瞬间有一种仪式感,也浮现出我自己床上的枕头顶着床头放,委屈巴巴的。躺在这样的床上,看着房顶上的宇宙之光(房顶的吊灯),感觉无比的放松,身体不断接收能量,每个干瘪的细胞也变得饱满起来,胃里传来咆哮的声音,又慢慢的平息。感恩喜屋给我的疗愈!
半夜醒来,满屋的温暖,甜甜一笑,又入梦中。清晨,看到天空好蓝,小院里的一景一物都是浪漫的诱惑。坐在太阳伞下,后背晒着太阳,感受到太阳的无私与温暖,身体微微发汗。时不时在小院子里摘一片薄荷放在嘴里品味清凉,耳边传来清风的声音,告诉我什么叫自由自在。突然很想光脚踩在地上接接地气,意外地发现有沙地,踩着沙地瞬间回到孩童时代。循环听着美妙的音乐,感受着校长对我们的祝福,枝条儿在风中起舞,鸟儿在枝头欢唱,那一刻感受到无比的欢快、喜悦和富足。
初看墙上的“和“字,我没有什么感觉,远远在卧室看去,突然看到“口”与“禾”,我一下子想到,我们的痛苦有多少是来自于我们的口。口和、身和、意和,我们离烦恼就会少一些,快乐就会多一些。
在观音像前,我问:“未来我该怎么做?”答:“做你自己。”问:“如何做自己?”答:“做与自己精力匹配的事,不要着急,慢慢来。”
校长是智慧的,通过喜屋,让我看到什么是德慧,该如何德慧。喜屋无比的包容,默默地让我感受,让我看到自己,让我找到自己。无比感恩校长让我们有这样的“家”,有家就不怕,不惧未来,勇往直前。
↓↓↓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近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