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分享|“拙”和“朴”之道

标签:
女子德慧大学堂王红南怀瑾 |
编者按: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2019年开春第一课,女子德慧大学堂把课堂开设在了“万株梅花齐盛放、方圆十里如飞雪”的余杭超山,学员们跟随年逾八旬的孟爷爷学太极悟阴阳;王红校长带领大家听梅、赏梅,嗅生命之“梅香”,感悟风霜后铁骨冰魂的人生。
以下是来自山东的丽梅同学的课后感悟:
超山脚下,梅林之间,白衣飘飘,跟着孟老爷子和校长,一起访梅问道,舞动乾坤,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但我知道,从看到课程发布到最终启程上课,中间经过了多少迟疑、犹豫、退缩?一如我和自性之间,多少傲慢、怀疑、恐惧、自以为是、自作聪明障碍其中?我们的生活常常是赢得起,却输不起,要得起,却给不起,最终脾气越来越大,心胸越来越小,离这颗本心也越来越远。超山访梅,我借着梅,访到了自己原来的模样。
之前我也跟着本地一位很不错的老师练了一段时间太极拳了,来上课前心中是有一点好奇的,全国那么多练太极拳的名师,校长为什么偏偏选中了孟老师,他打的拳和别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刚开始上课,孟老师就讲,先要静下来,才能松下来,全身松下来,劲才能发出来,太极拳的精髓就这么被孟老师平平淡淡地讲出来了,没有一点故弄玄虚与保守。
练拳之余,孟老师又讲了许多练习太极拳的要领,比如练好太极拳需要明师指点、好友砌磋、自己努力,太极拳要慢而不断,快而不乱,柔而不软,刚而不僵等等。孟老师没有过多强调技法与姿势,相反是不断地告诉我们其中的“道”,这些“道”不单单适用于太极拳,也适用于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的人生时时行在“道”上,不因世事的艰辛而畏缩不前,不因一时的得失而耿耿于怀,不攀缘,不强求,时时活在当下,处处尽好自己的本分,那不就是最好的太极人生吗?
太极拳课程的最后,孟老师为同学们打了一趟拳,看不见任何多余华丽的动作,一招一式都那么拙、那么朴,又那么恰到好处!那份“拙”和“朴”的美深深地震撼到了我,这不正是我要找寻的答案吗?正如校长所指出的,拙和朴正是我最宝贵的品质,但我却怀揣珍宝而不自知,还常常因为不够光鲜亮丽而自惭形秽,这是怎样的愚蠢和无知?
天上才一日,人间已数年。愿我们不但打好身体的太极,更要打好人生的太极,才不负校长和孟爷爷的苦心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