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面膜毁容,微信圈卖面膜的直接拉黑!

标签:
面膜微信毁容杂谈 |
分类: 它山之石可攻玉 |
这一切,不得不感谢腾讯微信的朋友圈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形式,朋友圈面膜带来了商机,也带来了危机。朋友圈传播产品,确实是方便了消费者接收产品的信息;但过于泛滥,带给大家的就只有困扰,与此同时,鱼龙混杂的东西也随之渗透进来。
可靠消息称,去年和今年,很多生产糖皮质激素的药厂,出货量比以前大十倍不止。这些糖皮质激素到了原料商手中,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名字:“美白素”,然后就进入了化妆品生产工厂的产品线中,最后流到消费者手中,变成了各种“童颜神器”、“中国好面膜”、“特效嫩肤”、“一片顶七片”、“一夜变白”等等神乎其神的特效面膜了。
究竟“中国好面膜”是美颜神器还是毁容杀手?科学家告诉我们,选择要理性,因为长期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美白面膜,会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
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激素缓解红、热、痒、肿等症状立竿见影,对多种炎症性皮肤疾患作用迅速而强大,成为皮肤科最常用的外用药物。添加了激素的面膜,可以在短时间内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并且可以使皮肤的毛细血管强烈收缩,临床的效果就是有痘祛痘、有红祛红、四小时美白。
然而,激素的作用原理是减弱人体炎症反应,它不能抗菌,使用激素的时候,脸上的微生物环境并没有改善;并且,激素会抑制肌肤的新陈代谢,包括蛋白质、脂类等物质的代谢。大家可以设想一下,皮肤的最外层,也就是角质层,一直在默默无闻的保护着我们,长时间外用激素产品时,角质层的脂类和蛋白质代谢基本处于被抑制的状态。也就是说,只有老的角质层剥落,没有新的角质层细胞补充,久而久之,皮肤角质层就越来越薄,最严重时,肌肤就是在“裸奔”。
角质层变薄只是肌肤受损的一方面,受激素的抑制作用影响,皮肤的免疫能力会逐渐减弱,经不起刺激,肌肤变得越来越敏感;脂类的合成被抑制,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等脂类组成的脂质双分子层的完整性就会逐渐被破坏,皮肤就会失去锁住水分的能力,阻止不了外界物质侵入体内;一旦停止使用含激素的产品,皮肤就会突发性的变红,发痒,长痘,肌肤会变得特别的干、敏感、出现红血丝,严重还会皮肤萎缩,这就是激素依赖皮炎。
其实,激素对皮肤的作用远不止这些,长期外用激素可能出现的皮肤问题:
1.皮肤干燥、有紧缩感、烧灼感、刺痛、强烈瘙痒等重度不适;
2.角质层变薄;
3.毛细血管弥漫性扩张,局部出现红斑;
4.皮肤脆弱,皮肤容易发红、发烫、发痒;
5.毛孔粗大,“汗毛”异常增多、增粗(多毛症);
6.色素减褪或色素沉着;
7.毛细血管严重扩张,出现“红血丝”;
8.表皮萎缩、起皱,干皮症;
9.紫癫;
10.痤疮样皮炎;
11.毛囊炎;
12.口周皮炎;
13.过敏型接触性皮肤炎;
14.酒糟鼻样皮炎;
15.丘疹、脓疱;
16.创伤修复延迟;
17.霉菌或细菌感染;
……
相信以上的描述大家都会触目惊心,总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面对铺天盖地的产品,选择之前千万慎重再慎重,且用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