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野菜致癌原蕨苷焯烫重金属 |
分类: 热点事件之我见 |
又到了一年春天,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在这样春风荡漾,春意盎然,春和日丽的好日子里,不出门到郊外挖个野菜,就等于这一年春天白过了。最近一则“野菜致癌”的消息把野菜推到了风口浪尖,这野菜还能吃吗?到底是防癌还是致癌?
事件回顾
这次事件主角是一种最常见的野菜---蕨菜。大量食用蕨菜的牛会几周内死亡,食量不天大的,会导致骨髓功能丧失,导致白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出现急性大出血。另,在日本中部山区调查吃蕨菜和食道癌的关系。发现那里的居民,吃蕨菜使得男性的食道癌发病率增加了2.1倍,而女性则增加了3.7倍。
事实情况是未经烹饪的蕨菜的确含有致癌物“原蕨苷”,但是这种物质在70摄氏度以上就会自动分解,而我们在吃蕨菜之前为了去掉其涩味一般会开水焯烫几分钟,在这个过程中致癌物已经分解殆尽了。所以熟吃致癌的危险很小。况且每年吃野菜也就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并不是常年累月的吃,也不是顿顿吃,致癌危险性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此类信息层出不穷,今天说“蕨菜致癌”,明天说“蘑菇富集重金属”,还不知道后天该轮到谁呢?但是,这野菜到底能不能吃,说不能吃吧,很多人吃了这么多年,不也身体好好地;说能吃吧,这些信息又不停地膈应着你,影响胃口。
我们说,世间万物都有其两面性,“挖野菜”这件事也不能例外,我们在享受野菜带来的独特口感和风味的同时,也会面临和承担一些健康风险。就好比,人们都清楚抽烟不好、喝酒不好,熬夜不好,吃烤串不好,但是人们依然在做着这些事,为什么呢?说到底是因为人们选择了愿意为这些事情带来的享受而承担其风险,虽然这种“承担”是被动的。所以,根本不必为“挖野菜”这事过于纠结。
挖野菜,我们收获了什么
1、
2、
3、
挖野菜,我们可能面临的风险
1、很多野菜都长得很像,特别是没有识别经验的年轻人容易误把有毒的混在好野菜里挖回去。
2、城市周边的土壤和地下水质容易遭到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这些污染物最终可能富集在野菜上。
3、野外可能遭遇蛇、虫的风险,过分的挖踩可能破坏小区域的生态平衡。(这一条似乎有点扯)
为了最大可能地规避风险,有如下建议可以参考
1、收集种子自己在花棚种野菜,从物理上隔绝污染源。
2、挖野菜的过程中,有白浆的不要挖,花开艳丽的不要挖,拿不准的不要挖。
3、公园、路边的野菜长得再好也不要挖。
4、
5、
6、
“挖野菜”的利于弊,还有规避风险的措施都摆上了,到底挖还是不挖,就看你怎么选择了。不必恐慌不必盲从也不必纠结,权衡好自己的需要,做出选择。反正你挖或者不挖,野菜它就在那里。
原创博文,媒体刊登或转载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