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节选自《文明之光》第6章和第10章]
蒸汽机和瓷器看上去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件事情,它们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英国的一个民间科学社团说起了,这个社团叫做月光社,因为当时没有路灯,因此它的成员便经常选择在月圆的晚上借着月光去聚会,“月光社”因此得名。
月光社听起来像是一个在搞秘密活动的神秘组织,其实它并不神秘,不是在搞什么秘密活动,他们商量的问题都是正大光明的。月光社里面的核心成员和通信成员,很多都大名鼎鼎:伊拉斯谟斯∙达尔文(发明家和思想家,进化论最早的提出者,也是《物种起源》作者查尔斯∙达尔文的祖父),詹姆斯∙瓦特(蒸汽机之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化学家,发现了氧气的助燃作用和对呼吸的必要性),马修∙博尔顿(瓦特的合伙人,蒸汽机制造商),地质和矿物学家韦奇伍德(Wedgewood),另外通信成员中有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弗逊,这两位鼎鼎大名,就不用介绍了。这群科学家和发明家经常在英国当时的工业中心伯明翰聚集,在一起做实验和讨论科学问题。而联系蒸汽机和瓷器的人,便是里面这位韦奇伍徳,他对现代瓷器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贡献。
图2.6.1
伯明翰市的瓦特、博尔顿和他们的助手的镀金像
话说到了18世纪中后期,中国在制造大众瓷器方面的优势也渐渐丧失了,欧洲各国都相继开始生产瓷器了。但是,即使如此,瓷器的制造依然停留在手工水平,将瓷器生产自动化的历史使命就落在了韦奇伍徳身上。1781年,月光社的成员瓦特在另一面成员博尔顿的帮助下,制造出了从两边推动活塞的双动蒸汽机,又称万能蒸汽机,这种原理的蒸汽机一直用到了今天。1785年,瓦特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后来博尔顿和瓦特合伙的公司将蒸汽机卖到了全世界,加上专利转让的收入,瓦特晚年非常富庶。但是向全世界显示出这种蒸汽机威力的则是韦奇伍徳。作为矿业家的韦奇伍徳,在英国找到了高岭土。但是如何与欧洲大陆的国家在瓷器制造上竞争呢?韦奇伍徳近水楼台先得月,决定使用蒸汽机。经过对制作流程的改进和对工艺的改进,韦奇伍德首先将蒸汽机应用于瓷器的生产中,这带来了一个以前人们都不敢想的结果,那就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种商品供大于求的情况。
蒸汽机的使用,不仅大大提高了瓷器的制造效率,而且不同批次的瓷器的品质都能得到保障。粘土的研磨和陶坯的制作等非常耗费人力的工序都被机器取代了。工匠们的职责分得很细,每个工种的技能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样,瓷器制造便第一次做到了质量和数量同时都能提高。而在此之前,增加数量总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韦奇伍德的后人继承了家族的瓷器业,并且在1812年发明了骨质瓷器(最早的骨质瓷器不是他们发明的,他们发明独立发明了英国的骨质瓷器)——他们将牛骨粉加到高岭土中,这样烧制出来的瓷器更加洁白,并因此发明了我们今天所说的骨质瓷器。骨质瓷器比单纯用高岭土烧制的瓷器更结实,抗撞击力更强,因此可以做得更薄,甚至薄到半透明的状态。靠韦奇伍德等人的贡献,英国人只要花一个先令就能买到一件高品质的瓷器了。而在100年前,高品质的瓷器还只是王室和贵族的专用品。瓷器的普及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老百姓的分盘用餐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因为每个家庭都买得起多套瓷器了。从韦奇伍德的时代开始,瓷器首次在世界范围内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个瓷器厂如果不能不断创新产品的样式、提升产品的品质,产品就没有人要了。
图2.6.2
韦奇伍徳的青花梧桐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韦奇伍德瓷器工厂还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营销观念。他在伦敦的市中心开了一家展销厅,向市民们展示自己的新产品,这是今天的苹果店和各种品牌展销店的前身。在此之前,瓷器生产厂商都是从销售商那里接订单,然后照单加工,而韦奇伍德的做法让生产厂商能直接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瓷器的更新换代变得非常快。接下来,蒸气机被广泛应用于采矿、纺织和冶金。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制造”走向了全世界。
今天,韦奇伍徳瓷器依然是世界最高端的瓷器之一,一套英国造的四件西餐用的瓷器(大盘子,小盘子,浅碗和茶杯)需要200多美元。同样价位的瓷器有德国造的麦森瓷器和美国的Lenox瓷器。比它们更高档的,则是法国的手工瓷器。今天,世界高端瓷器市场基本上被欧美人把握,日本也占有一席之地。
英国人在瓷器上后来居上,靠的是率先使用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