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明之光#之#发明364# 2月5日 欧洲人再发明瓷器--一个炼金术士的贡献

(2015-02-05 02:33:40)
标签:

杂谈

#文明之光#之#发明364# 2月5日 欧洲人再发明瓷器--一个炼金术士的贡献

在欧洲,最早尝试烧制瓷器的有大名鼎鼎的豪华者洛伦佐美迪奇(关于美第奇的故事,大家可以看《文明之光》第一册和第二册)。一天他收到了一件贵重的礼物,这是一件来自中国的瓷器是一位埃及苏丹送给它的。美迪奇从来没见过这么精美的瓷器,他非常喜爱,后来斥重金收罗了将近400件中国瓷器。美迪奇家族被瓷器这种漂亮的釉色和惊艳的工艺所吸引,这个家族最喜欢资助发明艺术创作和革新,整个文艺复兴是他们家族赞助出来的。于是,美迪奇家族在1575年集中了地中海地区最好的陶匠,试图仿制中国的瓷器。他们实验了各种可能烧出白色瓷器的原材料,包括粘土蛋壳玻璃等等。很遗憾,当时还没有现代的化学学科这些陶工不了解高岭土的成分,也没有办法达到1250的窑温,因此美迪奇家族的瓷器仿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们的努力带来副产品——一种仿青花的陶器餐盘,今天成了佛罗伦萨传统的手工艺品,不仅在佛罗伦萨买得到,而且意大利一些饭馆里还在使用。

到了17世纪末期,欧洲的现代科学开始萌芽,各种发明开始涌现,欧洲人不再满足于从亚洲进口瓷器,而试图自己制造瓷器。这一次,他们做法和美迪奇家族那种盲目的尝试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最终“再发明”了瓷器。

欧洲人喜欢讲“中国人发明了瓷器,后来欧洲人再发明了它”。这种说法听起来很别扭,但是仔细了解一下欧洲人制造瓷器的历史,便会觉得这种说法也颇有道理。欧洲人再发明瓷器的过程富有戏剧性。这一切还要感谢一位超级瓷器迷——萨克斯公国的国王奥古斯都二世。由于和瑞典开战,萨克斯的财力几乎枯竭,依靠横征暴敛当然也不是长久之计。奥古斯都二世想到了一个不用征税也能大量生财的“好办法”——炼金。

1706年奥古斯都二世抓住了两个炼金术士,他命令二人为自己炼制黄金,但是他很快发现这件事是不可能的。当时虽然日本也已加入瓷器市场的竞争,但是欧洲的瓷器售价依然很贵,被称为白色的黄金。于是奥古斯都二世便命令两个炼金术士开始研制瓷器,这样便无意中成就了炼金术士约翰弗里德里希伯特格尔(Johann Friedrich Böttger1682—1719)的英名。伯特格尔只活到37岁,但是他却因成为欧洲瓷器发明人而名垂青史

奥古斯都二世把伯特格尔软禁在阿尔布莱希茨堡(Albrechtsburg),并在那里为他建立了实验室。伯特格尔尝试用各种材料调制出瓷土,包括大理石、骨粉等颇为怪异的材料。1707年,他烧制出一种红褐色的陶器,但是没有高岭土就不可能烧出洁白的瓷器,这是困扰欧洲陶工几百年的问题。不过,伯特格尔比较幸运,他于1708年在德国的麦森地区(Meissen)发现了高岭土矿,但是他发现的高岭土矿无法直接制造瓷器,因为长石含量较低,粘性不够。伯特格尔进行了很多次实验,终于发现了陶土中各种元素的最佳配比,他在麦森陶土中添加了长石成份。烧制瓷器的另一个难点是获得1300度的高温。到17世纪,欧洲人还没有掌握制造高温瓷窑的技术。经过各种尝试,伯特格尔使用了科学家特奇豪斯(Ehrenfried Walther von Tschirnhaus1561-1608)发明的一种大型聚光镜,能够达到1400度的高温,终于烧制出了第一批白瓷。这批白瓷保存在德国的德累斯顿瓷器馆内的伯特格尔专厅中,非常精美。

​#文明之光#之#发明364# <wbr>2月5日 <wbr>欧洲人再发明瓷器--一个炼金术士的贡献图2.5.1 伯特格尔在和工匠们一起做实验

从被带到阿尔布莱希茨堡到制造出欧洲的第一件瓷器,伯特格尔和他的助手花了4年时间,做了3万次实验,他不仅记录了全部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而且把每一次实验之间的细小差异全都记录下来。这些历史文件今天保存在德国德累斯顿国家档案馆里。为了保密,他的文件都是用密码书写的,只有他和他的助手看得懂。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人长期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材料分析,在没有亚洲工匠的帮助下,终于掌握了瓷器制造的秘诀。与熟练掌握瓷器制造工艺,却不明白它的化学原理的亚洲工匠不同,这些欧洲人对瓷器烧制的原理有理性认识,并有定量的了解,他们善于通过细微调节瓷土中元素的配比和调整烧制过程,来制造各种精致的瓷器。

伯特格尔的成功给萨克森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荣誉,今天德国的麦森依然是世界瓷都之一,并且在国际高端瓷器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奥古斯都二世当然要独享瓷器制造的技术和利益,他把陶工们都关在城堡里。可是到了1716年,也就是伯特格尔发明瓷器后的第五年,三名陶工逃出城堡,来到了奥地利的维也纳,自己开起了瓷窑。奥地利女王玛丽娅特蕾莎(Maria Theresa of Austria 1717—1780)对瓷器同样痴迷。奥地利人到萨克森来挖角,雇来了不少陶工,把维也纳建成了欧洲第二个瓷器制造中心。女王亲自掌管瓷器工厂。这位喜欢绿色植物的女王把自己的喜好加入到瓷器中,维也纳人制造出一种绘有鲜艳的绿色植物图案的瓷器,称为玛丽娅特蕾西系列。这种瓷器今天还在生产,成为奥地利瓷器的象征。女王在她的宫殿里建起一间巨大的瓷器室,里面不仅摆放着青花瓷仿品,而且沙发座椅的图案也和青花瓷上的一致。

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欧洲其他的君王,他们相信瓷器这种技术是有可能掌握的。在麦森制造出瓷器的50年里,大小瓷器就已遍及欧洲——从北方的哥本哈根,到中部的斯特拉斯堡,再到南部的佛罗伦萨;从西边的伦敦到东方的圣彼得堡。

明天讲最后一讲,英国人如何开始用机器制造瓷器,并且从此让它从黄金价变成了白菜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