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吴军博士
吴军博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57
  • 关注人气:2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明之光》之《发明365》一月六日 中国人的迁徙和定居--陶器的发明和水稻的种植(下)

(2015-01-06 08:07:05)
标签:

杂谈

《文明之光》之《发明365》一月六日 中国人的迁徙和定居--陶器的发明和水稻的种植(下)
上集说到中国人的祖先来到了东亚,但是为什么不再往前走而是定居下来(或者说能够定居下来)了呢。这就和他们的食物有关了。

远古的人是不可能把野生的谷物收集起来吃几个月的,因为那些野生谷物的产量太低,而且生长的密度也很低。当人类的祖先要靠打猎和采摘大个果子为生时,只好跟着野兽走了。幸运的是,中国人的祖先在中国南方发现一种特殊的谷类,叫做水稻,因为它长在水里。野生的水稻产量并不高,和其它谷子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但是,水稻有一个特点,如果在它快成熟时突然把水给它断掉,它为了传种接代,就拼命长种子(谷子),一只稻穗可以长出几十棵谷子,一株水稻又有好几只稻穗(今天一株水稻可以获得200-300粒谷子,过去可能会低一些),于是这个产量就高得不得了了。中国人的祖先发现了这个特点,就人为的在水稻长到一半时,让水田干掉,一下子就获得了大量的谷物。这种水稻的种植,和水稻原先生长方式完全不同了,因此可以说是中国人“发明了”水稻的种植技术。 

《文明之光》之《发明365》一月六日 <wbr>中国人的迁徙和定居--陶器的发明和水稻的种植(下)

图 1.6.1 稻穗

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呢?距今至少1万年了。我们原本以为中国的岭南地区在历史上落后,并且远离黄河长江中心文明,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珠江流域的考古发现,尤其是2001年在桂林地区的考古发现改变了人们的这个看法,因为考古学家们在那里发现了早期的能耐高温的陶罐碎片,距今1.2万年。陶罐的出现表明人类从生吃食物到烤肉吃(见关于火的一集http://www.weibo.com/p/1001603794460365484175)之后,又发明了一种新的吃法,就是煮谷类吃。而世界上最早的水稻也是(于1993年)在珠江中游地区(湖南道县)发现的,距今大约10200年,略晚于陶罐的出现。由古老的水稻和陶罐的发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国南方的文明程度比原来想象的要高,中国(可能也是全世界)最早靠种植(而不是打猎和采集)为生,始于那个年代。有了种植,才有定居。定居是进入文明的先决条件。

《文明之光》之《发明365》一月六日 <wbr>中国人的迁徙和定居--陶器的发明和水稻的种植(下)

图 1.6.2 湖南道县和广西桂林,相距不过百公里左右,一万多年前,珠江中游应该是人类早期农业兴起的地方

我们前面讲到,火的使用和吃肉可以让人类远行,而陶器的发明、稻谷的出现和煮饭吃的生活方式的形成,让中国人在中华大地上定居下来并且历代繁衍,而人类早期的农业文明就从这里开始了。可见“吃”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力。

最后顺便说一下陶器,虽然在世界各个文明中都独自地发明了陶器,而且在欧洲甚至发现了2万年前的陶人,但是那些早期陶器只能装水或者装食物,不太能煮东西吃,因为不耐高温。但是中国早期的陶器和其它的略有不同,那就是加入了方解石,这样可以耐高温,因此可以成为煮东西的陶罐。今天欧洲人对肉和面粉的吃法还是以烤为主,而不像东亚人以煮(和蒸)为主。过去出土发现的最早的完整的陶器在日本距今1万年,但是在中国岭南地区发现的陶器碎片时间更早。另外,陶器和瓷器有很大的差别,关于这部分可以看《文明之光》第一册。

下集预告,下面要聊聊我的本行了,文字的发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