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改善的周步骤
(2023-04-10 12:15:41)
标签:
企业管理咨询精益生产管理咨询 |
分类: 咨询公司 |
改善周开展步骤应用在不同企业、不同的生产制造方式会有一些差异,大家不必纠结判断对错,精益改善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灵活性的不断试错过程,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步讨论一下生产制造型企业管理咨询的几步:
改善准备
和做任何事情都一样,不打无准备之战。准备得越充分,精益生产管理咨询改善的效果越好。首先,改善项目最好是来源于价值流的行动计划,这样比较容易保证项目所需的轻重缓急。如果还没有开过价值流的改善周,项目可以根据精益辅导老师的建议选择,或者管理层指定。其次,要准备好立项后的软硬件。请务必和公司的计划团队做有效的沟通,以确保改善周的开展是有计划的、物料是有准备的。
组建团队
一般来说,改善团队成员以生产部门为主,需工艺人员、品质人员参与,公司计划培养对象加入。成员中应包含具备工装或简易自动化设备设计、制作能力的人员,这是改善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保障之一。团队成员总数根据项目的大小确定,丹纳赫一般要求是7-9人。
PQPR(产品家族)分析
这是标准化工作改善中重要的一步,通过这个分析来确定改善对象、决定哪些产品放在待建单元里生产,也为公司其他产品后期改善提供分析基础,有利于后期的复制推广;
节拍计算
选定产品后,需根据公司销售预测,计算出客户需求时间(简称TT)来确定待建线体产出速度。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建立的线体多久可以生产一件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并按照客户的订单确定生产速度,达到供求平衡。
时间观测
线体的产出速度怎么设计呢?我们就要通过技术手段把员工当前的操作速度观察记录出来,这一步叫做时间观测和动作研究。提示:需忠实记录操作员工目前的操作水平能够达到的速度,不能鼓励或驱赶操作员工加快速度。此后,针对观察中发现的浪费现象及动作,采用精益的方法将其祛除;重新调整操作员工的动作顺序(根据工艺文件)、设计操作员工的动作组合、设计并制作工装或简易自动化设备从而达到操作员工轻松、聪明的工作。将观测出的员工操作时间(简称OCT)作为设计线体速度的数据基础。
设计线体
按新的生产顺序设计一条线体,最好是U型线体,物料按逆时针的流向,单件流动。设计线体是会追求高效率,但对比传统的要求,有一些不同的思考。我们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不是盲目地求快,不会过度追求线体的单位时间产出。在生产节奏和客户需求节拍的匹配基础上,更多会考虑人体工程学,会综合考虑设备投资等因素。在追求效率上不是要求员工做得更快,让员工更辛苦。而是把大家改善的方向引导到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以投资较少的简易自动化来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评估设备的产能情况,以满足客户需求时间,在此暂不赘述。
品质内建
单元线要同时考虑如何保证产品的品质,如何改善流程或改进工艺来保证品质做得更好,并把自働化的理念贯穿到整个线体设计中来。
前一篇:企业的管理基础太差怎么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