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Willa:让设计回归生活,服务社群

(2016-06-16 09:47:20)
标签:

杂谈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vvTK3WeibqMicVliapv4MuOD0tuhs2N70KWzic1MOhyWGZKyE3LmichdlNdnpI08SfJNgdW695goJLSpQ/0?wx_fmt=jpeg&wxfrom=5



没上过哈佛,那你下过乡吗?


该项目由郭宇宽博士采访了当下一批优秀的青年,探索其成长路径。他们勇于挑战基于独木桥的应试教育,基于拼爹的上升通道,通过一系列对话,挖掘构成未来领袖的要素?

宽评

自由的家庭环境和文艺的熏陶,她颇为典型的一位文艺女青年。大学期间,弃工商管理转学工业设计。成为一名能得奖的“厉害的设计师”是她最初的梦想。一次乡村实践考察,逆转了她的职业轨迹,她意识到那种单纯炫耀设计师风格的作品并不是她所追求的,通往可以和社会接轨的服务于生活和人群的设计之路才是她的梦想,她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品牌“远近”,并在这条路求索。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vcEImuxBox9w3fXRmSKgTvkrAzot9Wry8eibZEdTm2zBtdWAxeIgX0v9YLBoPe95UKRdjjCFYoxZA/0?wx_fmt=jpeg

 

最初的梦想

 我出生于军人家庭,成长环境比较宽松自由,想做任何事都会得到父母的全力支持。青年时代的父母都是文艺爱好者,母亲爱好绘画,父亲爱好书法,我也恰恰遗传了他们的优质基因,特别热爱文艺。大二时,我从工商管理专业转到了工业设计专业,希望我做得的可以真正投入生产设计,工业设计正好可以满足从图纸到产品的转换,加上大一学习工商管理时,接触到了一些有关商业的东西,还报名参加了相关的创业社团进行实践,我意识到工业设计这个专业很适合我。

学习设计,基础课程很多,涉猎很广泛。如平面、动画、影视,这让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我做过动画、网站,也和别人合作拍过短片,尝试过很多新鲜的事物。最初,我一直梦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登上杂志,参加展会,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和品牌。

那时,我就一直希望为中国传统手艺做点什么,而大学设计学院学习的基本都是欧美风,现代设计就从德国包豪斯开始学;学院派的“中国风”在哪儿?

       

像陈丹青夫人著名纺织品设计师黄素宁所述“不甘心让中国传统中这些美只能存放在史料中,在博物馆的展柜里,而让那些扭曲丑化中国传统纹样等的”设计“充斥市场”。

         

遥想当年,汉唐的织锦、宋明的缂丝绣花、土陶、彩陶、青铜器、瓷器、民间剪纸、众多的少数民族与文化,而现今廉价、跟风、粗糙、抄袭成为了“中国设计”的 代言,对民间艺术铺天盖地的扭曲,对廉价效果的恶性膨胀;甚至于孩子们从迪斯尼动画中了解花木兰,多年前上海APEC会议上的“中国唐装”之款式是清朝的 “寿衣”演变……

        

这些,让我内心产生传承与复兴的召唤与使命。如果不是我,是谁?如果不是现在,何时?

 

 

做一个对社群有益的设计师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urRoUXuNoqDPArfk0WVsVXWDDsiaKRvHVY8U9DHvXbVESC0T6ZUdjBiaUY87RUDmYKXib6XAAVv6bXg/0?wx_fmt=jpeg


但大三时,我完全改变了这个想法。当时我们在学习服务设计,去崇明岛考察乡村设计的需要并通过设计去解决问题。读书时,老师会布置具体的任务,但这次考察老师却没有布置具体任务,只是让我们发现问题并用设计去解决。考察时,我发现的第一个问题是:崇明岛没有公共交通,甚至连计程车都没有。于是,我提出了类似于滴滴出行的方案,被老师否定了。继续考察,我发现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很严重,当时新闻联播也在陆续报道,我便为孩子们设计了一款报警系统,类似于现在的报警手表,但是这款报警系统主要针对火灾和水灾,在发生危险时会通过传感器报警。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明白了,成为一名有意义的设计师并不是登上杂志,而是为他人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师要去调研、发现并解决问题,并不是单纯地做一些漂亮的东西。大四时,我真正地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当时,我看了许多有关的书籍,如《为真实社会设计》,我知道了作为一名设计师真正的意义是服务于社会,我开始一点点转换自己的目标,开始研究设计如何与服务社会结合。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urRoUXuNoqDPArfk0WVsVXT8GQI19rV9NglOV1gSxEmiaAfUTxm0MmBftuT9wyiag4sztz81muJEww/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urRoUXuNoqDPArfk0WVsVXbkQcLmiaAibHt7wRiajshhrjKAX7qHSqfITeLoH53JJoxRgISLicKGHE4g/0?wx_fmt=jpeg


当时学校也有很多这样的活动,我也参与了其中,如:芬兰合作的项目、微软合作的项目,主要是帮助留守儿童和乡村社区。微软公司每年都有和其他设计院校合作的课题,我的课题是调查上海剩男剩女的婚恋情况。


关于留守儿童的项目,我们的研究重点是留守儿童如何与父母达到有效沟通,研究地区安徽。因为安徽有很多家长到上海打工,其最高月薪在5000元左右。孩子和父母通过手机进行沟通联络,但很难实现有效沟通,所以这就排除了沟通工具的问题。后来,得到调研结果是父母和孩子不了解彼此的生活状况而导致双方比较冷漠,沟通的问题和内容也很单一。假如:孩子出现问题,父母会直接指责而不会安慰孩子,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于是我们就设计了一个类似于传呼机的call台,父母可以随时给孩子留言,孩子也可以给父母发送一些有趣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状态,比如开心、难过、气愤。我们把1到9这些数字分别对应了表情,孩子只要到达call台,按下数字,父母就可以知道他们今天的状态。汇报工作时,微软公司设计师对我们的项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希望我们可以一直做下去,可后来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工作,这个项目就被搁置了。这些事情对我的影响很大。大学毕业后,我希望能朝这个方向继续发展。

 

从设计到手工艺,一个新的起航


大部分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都会在IT行业工作,但我希望可以做具体产品的设计,有关的工作机会不多,后来我终于如愿以偿。但这类产品设计仅仅是停留于产品外形的描摹,但是在性能方面却没有什么建树。仅仅停留于产品外形的设计并没有带来创新,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但我并没有想清楚设计师的社会责任该如何体现出来。这并不是我所想要的,因此很不开心。偶然间看到友成基金发起的手工益项目,它是非物质分化遗产项目的前身,它不仅和乡村有关,也和设计有关。于是,我投递了简历,却没有得到回应。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urRoUXuNoqDPArfk0WVsVXGibTpl5B2sYHpdfhmazggDbxibtrmaUswqYCu5ZXN6Whk95yNP64OseQ/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urRoUXuNoqDPArfk0WVsVXCdnQx8qNJkwjKr2FeGDnZT7rfiaolibR6DSWxtdAP3dRIZxHnfXVXHHQ/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urRoUXuNoqDPArfk0WVsVXPcVoibqUmDYrguh8eIiaQfvk0aVicZrEbPF7zqic7QxPmLcJtAU81vVF9w/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urRoUXuNoqDPArfk0WVsVXZA5CBFMg4Z9olyHQIEZB0IwH6ADIicEJB57V6nNaXDVbPCV9aN0q1AQ/0?wx_fmt=jpeg


我并没有放弃,继续寻找友成的其他项目,恰好看到小鹰计划在招志愿者,我便毫不犹豫地投递了简历,并且强调自己一定要参加手工益这个项目。苗青老师联系了我,告诉我有一个项目点很适合我。我便辞职到了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茅贡乡地扪村一个生态博物馆,进行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实践。这个博物馆发展很成熟,私人所有,我一直希望做有关公益项目。可该生态博物馆一直以商业目的为主运转,产生了很多思想碰撞。我明白了商业是最大的慈善,它自身通过商业模式来盈利,然后回馈社会,这些让我受益匪浅。


在一年时间的历练中,我发起了“匠心手造”项目,一边记录手艺、一边向他们学习和了解,了解周边手工艺的状况,包括手工艺人的生存状况、生活方式,尝试着设计一些小产品让他们去销售。同时和学校合作,设计绘制乡土教材,进行传承培训,并设计了一些产品,在手工艺人的制作下完成。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urRoUXuNoqDPArfk0WVsVXupZYhsReACzrhWdxA8acCWX6mHlpHLYG0UVT32ekbZ1R2YX9bRmzHA/0?wx_fmt=jpeg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urRoUXuNoqDPArfk0WVsVXbuORdJ2bh7aibZgpPiasGib6tDnQLqvmPv1v8kpBCIwlnsW07dLU5oL2w/0?wx_fmt=jpeg


 

重重障碍中的发现与思索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包括手工艺人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做出一个成品,而且品质不一,手工艺人自身也缺乏契约精神,加之外部环境影响,因此导致以下问题:第一、由于淘宝的出现,大家更乐于买廉价的产品,而手工艺品由于制作工艺和制作时间等原因,成本比较高;第二、国外市场的挤占,非洲和东南亚这些地区的手工艺产品市场也很发达,一些公司已经上市并拥有了自己的海外网站,这挤占了大部分的国内市场,因此手工艺市场的情况也不乐观。

        

另外, 我渐渐发现,通过设计来改造手工艺,达到传承和发展的目的,并不是一个好走的路。主要的障碍如下图: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vcEImuxBox9w3fXRmSKgTvphOOubo1NyRQvib4Jw5RfibHnibRFpO68a6KIKdhFQzPzSaa4Ba9wLbfw/0?wx_fmt=png


     

太多的壁垒,让设计师与手工艺人的链接不能通畅,而用设计复兴手艺,让文化滋养设计的道路,自然是荆棘重重。虽然有些克服困难,坚持深入的采风,但几个设计师的扎根乡土,并不能带来足够的力量,让手艺焕发新生。需要更多设计师的加入,需要更方便和深入的文化体验。


不断地尝试,接近自己的理想


带着这些问题,我回到了城市,却没有停止思考和探索。2014年,一位广美的老师让我提供一些手工艺人的信息去当地考察,最终因衣食住行的问题没有到当地考察。这个问题启发了我,我想既然存在这个问题,那我就建立一个机构——远近——去专门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项目资金回笼比较快,但前期投入太大,由于缺乏资金,我便改变了想法,去做‘考察团’。从2015年做第一期开始一直到现在。很多人都很感兴趣,后来我们还尝试假期开团,主要针对的是年轻人,以游玩为主,减少学习部分的比重,价格也有所下降。

由于小鹰的影响,我在暑假还尝试设计了田野考察团,为考察当地服务。由于旅游业兴起导致旅游价格迅速走低,我们认为没有必要打价格战,加上前几年的积累,我们又重新开始做高端考察团,面对设计师和专业人士,虽然价格更高,但招募过来的人拥有更高的水准,我们只有把自己的机构变得专业才能吸引更多成功的设计师。


欧洲从19世纪末开始工艺美术运动,旨在保护和发展传统手工艺,探讨工业化的弊端和解决放哪。中国目前面临着传统文艺失传和设计缺少中国风格和特色的问题,或许是时候开始这样的一场运动了。从我的角度,我是中国的设计师,希望可以定义中国的风格,代表中国。我认为中国传统手工艺是完全可以代表中国美的,通过追根溯源,我可以寻找什么是中国美,如何发展中国风格。在小鹰时,我一直在想如何去帮助这些手工艺者和村民,但经历长时间在乡村的生活,我明白了大家都是平等,每人都对自己负有责任,没有必要一直想着如何去帮助他们,这让我做事情时目标更明确,不会受到干扰。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urRoUXuNoqDPArfk0WVsVX4k3FOQmRQc9UjzmsxJ44KiaoQOx0OpciakyjBdj9eSc8bzU4ZMLWmricg/0?wx_fmt=jpeg


我们的团队也不断吸引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目前核心成员3名,背景为设计师、乡村营造与农业、教育等。

植根设计,书写未来

我目前从事的行业,眼下做的很艰难,但我觉得发展前景很好,而且现在国家的扶持力度也很大。传统工艺可以流传至今,实践证明它是有价值并且富有生命力的,它并不是一种快消费,因此这个行业是值得好好做下去的。下半年我打算读设计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我希望通过理论的学习可以让我深入了解这个行业。国外很早就尝试通过溯源来解决当下的问题,现在中国也开始借鉴这个模式,如果我不了解有关的理论和历史,我根本无法深入,而且学校在这方面资源很丰富,例如文化部会和学校合作,来做有关产学研结合的项目。   

现在的设计已经不局限于以往的外形设计,它涵盖很多方面,例如操作流程使用方式,更多提倡以人为本,对一个企业的生存也至关重要,设计管理也是对设计的一个提升。而且设计管理涉及到从图纸到实物的一个过渡,这个环节需要和工厂沟通,但在大学期间,我很少涉足,因此设计管理对我将是一个很大的提升。我认为,只有当深刻理解手工艺文化,才能给设计以灵魂;只有用现代设计,才能给传统手艺新的生机。因此「远近」所做的努力,正是为了这两个目标。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sqrHoGe9c9soK3T9OwttrKtyBBUGI8fGULkaBeeKDOdXn2cKaiboecZhNM1bXA2UH9AzFFkia9P35w/640?wx_fmt=jpeg

每个人都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盛世,让我们感觉迷惘、不安和焦虑?郭宇宽带着自己先锋媒体人的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累积,给国人提供了观看当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在他笔下,所有的歧视、崇拜、误解与敌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继该部作品问世后,郭宇宽博士将从探寻优秀青年的成长路径入笔,开启《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第二部,敬请关注!

宽评是郭宇宽博士打造的,以关注价值和价值投资为主题的分享频道。

https://mmbiz.qlogo.cn/mmbiz/svqzJuyTyyuBqPS0mj4brXiaia8Jeqdb8tSbvwkyPibIj4dtkvHSyfsLZ7K4n6V8x8pl2JaErJyvHG06IXaPdKJsw/0?wx_fmt=jpeg


欢迎约稿、投稿、采访、对话:kuanpin15@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