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心净化论(926)本事经(3)灭苦苦因

(2025-11-13 21:05:32)
标签:

赞评

佛法

佛经原文接上)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芻当知,若一有情于一劫中,流转生死所受身骨,假使有能积聚不烂,其聚高广如王舍城毗补罗山。况彼有情无初后际,驰骋流转生死长途,所受身骨而可测量。所以者何?苾芻当知,我说有情于四圣谛不了知故,不照见故,不现观故,不通达故,不审察故,驰骋流转生死长途,受诸骨身。是故,汝等应如是学,我当云何于四圣谛了知、照见、现观、通达、审察究竟。汝等苾芻应如是学。尔时,世尊重摄此义,而说颂曰:
一有情一劫    受身骨不烂    其聚量高广    如毗补罗山
况无初后际   久流转生死     所受诸骨身    其量而可测
受是大苦聚   由不见圣谛     故应修妙智    正观四真实
所谓苦圣谛    苦因及苦灭    能灭苦苦因    八支真圣道
此补特伽罗    极七有流转    定断一切结    能尽诸苦边 
 【海印赞评:我从世尊那里听到佛这样说:比丘当知,如果有个众生在一劫中,流转生死的受身骨头,假如能够积聚没有腐烂,就会堆得象王舍城的毗补罗山一样高。何况这个众生没有初际后际,在生死长途里驰骋流转,累积的身骨将不可测算。为什么呢?比丘当知,我说众生对苦集灭道四圣谛不了知故,不照见故,不现观故,不通达故,不审察故,才会驰骋流转生死长途,受身而成许多骨头。因为这个缘故,你们应该这样去学,我该怎样对四圣谛了知、照见、现观、通达、审察究竟。你们这些弟子应这样学。这时,世尊着重拈提这个要义,就说颂词。世尊这段说法,重点是说明苦圣谛,唤醒我们“能灭苦苦因”。为什么佛不说一个人,而说一个有情,一个众生,因为六道众生的角色,是在不断转换,叫做流转驰骋。比如此生为人,前生可能是天神,也可能是畜生;此生是人,后世可能成为天神,也可能变成畜生,甚至可能跌入地狱。佛打了个比方,说有个众生一劫中生生死死,受身而成的骨头,如果积聚起来没有腐烂,就会堆得象小山一样的高。一劫是多少呢?劫是梵语,不能计算的长时节称为劫,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器世间的成住坏空,就是一劫。 佛说这个譬喻,是在告诉我们,那个真我是不死的,死的只是受身。这一生的生命结束,随着善恶业力,决定趣向六道中的哪一道,因而就有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就人生来说,所谓苦谛,是说人生有八苦,一是生苦,逼恼身心为苦,还有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就是苦圣谛。集谛是四圣谛的二谛,集成生死苦果之业烦恼,就叫做集,这是生死的原因。灭谛,是说灭生死苦果的涅槃。道谛,是说可得涅槃的正道。苦集灭道四圣谛,是世间与出世间的因果,即是生死与涅槃的一双因果。苦为生死之果,集为生死之因;灭为涅槃之果,道为涅槃之因。人若想要永生,即是涅槃,就要修习正道;修习正道才会灭苦,灭苦就要灭除苦因。补特伽罗是梵语,翻译为人或者众生。人或众生需要灭苦,灭除苦因才真灭苦,因此需要对四圣谛了知、照见、现观、通达、审察究竟。 能灭苦苦因 ,八支真圣道”,“定断一切结 ,能尽诸苦边 ”。因为限于篇幅,请君容许在以后的博文中,逐步解释上述诸多法语名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