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除爱欲恶尽得道

(2025-09-22 15:48:58)
标签:

佛法

赞评

人心净化论(920)佛说四十二章经(105)
(佛经原文接上)佛言:人为道能拔爱欲之根,譬如摘悬珠,一一摘之,会有尽时。恶尽得道也。(宋真宗注:夫欲出生死苦,得大自在,必须坚持戒行,断尽爱欲。如高处悬众珠,一一摘之,苟心无懈怠,即珠必有尽时。若修行之徒,销其众恶,积诸善行,久而不退,即诸恶断尽乃得道耳。)
【海印赞评:佛说:人为道能拔除爱欲之根,譬如摘悬挂高处的珠珠,一颗一颗去摘,会有摘尽时候。诸恶消除就得道也。宋真宗注释说,如果想要出离生死之苦,得大自在,必须坚持戒行,断尽爱欲。如同悬在高处珠珠,一颗一颗去摘,只要心不偷懒,珠珠会被摘光。如果修行之人,消除众恶,积累善行,长久坚持而不半途而废,就会断尽诸恶而得道啦。我们读诵《佛说四十二章经》,现在到了讨论为道与得道的时候,相信心里会明白什么是为道。佛说“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其实就是为道。为道为什么要拔除爱欲之根?因为爱欲是善恶之根,是生死十二因缘之一。所谓爱,是贪物之意,染着之意,贪染名爱。《楞严经》中说“异见成憎,同想成爱”《圆觉经》中说“轮回爱为根本”。有染污的爱为贪爱,如男女之爱;无染污的爱为信爱,如爱师长;“爱心永脱,成阿罗汉”。佛为什么把爱欲比作悬珠,因为爱是自己贪爱、亲爱,欲是自己自己贪欲,乐欲,自己并没有把爱欲当作坏,当作恶,也没有想把爱欲消除,叫做“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始终深陷其中,惟有聪明智慧之人,想要了生脱死之人,才会修行消除爱欲。即使是修行之人,如果不消除爱欲,也会被爱欲反噬,行善之人命终,会在天人之道轮转;行恶之人命终,会在下三恶道轮回;即使是天人,只要放逸爱欲,福报享尽,还是会跌落在地狱。佛在《佛说见正经》中说:“今我为佛,慧眼清净,一切生死往来三界,佛悉知见。譬如水晶琉璃宝珠,彩丝贯之,青黄皆见。”“汝诸弟子,当勤行经戒,深思生死本从何来,终归何所,何因往来,所缘何等,谛如思惟空无之法,得净结除,所疑自解。”那些个要摘下来的悬珠,比喻贪、嗔、痴、慢、疑等五毒,第一个就是贪欲,我们一个一个摘除掉,这个过程就是修行,就是为道,五毒清除,就得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