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净化论(859)佛说四十二章经(44)
(2024-05-16 16:26:07)
标签:
佛法赞评杂谈 |
(佛经原文接上)见性学道难。(宋真宗注:性本澄湛,迷于妄情;道本真常,昧于爱欲。能复本而见性,背伪而学道,为难矣。)
【海印赞评:世尊继续说道:见性学道难。见性,是禅家常说之语,意思是彻见自心之佛性。达摩祖师《悟性论》中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黄檗禅师《传心法要》说:“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禅宗的话,后人常常曲解,认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是借助修行而成,所以现在成佛不需借助修行。流行之弊,误人迷路,于是宋真宗皇帝亲自注释说,性本来是清净,因为妄情而迷;道原本是真常,爱欲使其暗昧。能够恢复本来面目而得见性,背离伪假之途而真学道,这是很难的呀。六道众生心本清净,由于累生累劫迷于妄情、昧于爱欲,才会流转生死苦海,如何觉,如何悟,如何脱离苦海,惟有释迦佛的悟道,才像太阳照亮了世界。如果要见到佛,就需要见到性,性即是佛。如果没有见性,仅靠念佛诵经吃斋持戒,难以成佛;如果没有念佛诵经,没有吃斋持戒,没有去恶向善,更不可能见到本性,证道菩提。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本性,这个本性就是佛性,你有我有大家都有,人人都可以成佛,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此是众生的心性,万法的实相,能让众生脱离苦海。见到自心,就是见到自性,心在哪里?是那颗肉团心,又不是肉团心,不在内,不在外,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无所住的心,圣人有,贤人有,普通人有,有情含灵都有。虽在于有情,而不住于有情;虽在于恶,而不住于恶;虽在于色,而不住于色;虽在于形,而不住于形;不住于一切,故叫做无住之性。又此性非色、非有、非无、非住、非明、非无明、非烦恼、非菩提,全无实性。觉之就叫做见性。我们因为迷于心性,故而轮转在六道中;诸佛觉此性故,所以不受六道之苦。为求明心见性,才会专心学道;若要早成佛道,必须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