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净化论(843)佛说四十二章经(28)
(2024-01-29 12:22:14)
标签:
佛法赞评 |
(佛经原文接上)佛言:饭凡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持五戒者一人;饭持五戒者万人,不如饭一须陀洹;饭须陀洹者百万,不如饭一斯陀含;饭斯陀含千万,不如饭一阿那含;饭阿那含一亿,不如饭一阿罗汉;饭阿罗汉十亿,不如饭辟支佛一人;饭辟支佛百亿,不如饭一佛,学愿求佛欲济众生也。(宋真宗注:此十等校量,盖德有大小,障有厚薄,故饭之者福报不同。又梵语辟支佛陀,此云独觉,故言饭百亿独觉不如饭一佛。向者盖运大慈,普济群生,其福深广不可思议,而供佛之报亦最大也。)
【海印赞评:佛说:供养上百普通人吃饭,不如供养一位善人吃饭;供养上千善人吃饭,不如供养持五戒者一人吃饭;供养上万持五戒者,不如供养一位须陀洹;供养上百万须陀洹者,不如供养一位斯陀含;供养上千万斯陀含者,不如供养一位阿那含;供养上亿阿那含者,不如供养一位阿罗汉;供养十亿阿罗汉者,不如供养一位辟支佛;供养百亿辟支佛者,不如供养一佛,学发大愿求道成佛济度无量众生。这里说的饭,是指吃饭,引申为供养的意思。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是说吃饭的重要性;人生莫如吃饭难,是说吃饭的困难性。但是,人的肚皮需要吃饭,人的精神也要吃饭,否则就与畜生无异。佛在这里所说的饭,就不仅仅指肚皮吃饭,因为通过供养吃饭人数多少的比较,显示出被供养者的德行高低,显示出供养者的福报大小。大宋朝的宋真宗注释说,这样十等校量,是因为德行有大小,障碍有厚薄,故而供养者的福报不同。又梵语中的辟支佛陀,是指独觉,初发心时值佛,而思惟世间之法,后来得道,身出无佛之世,性好寂静,加行满而无师友之教,自然独悟,故名独觉。还有一种缘觉,因为观飞花落叶、十二因缘而悟道,故名缘觉。佛说供养百亿独觉,不如供养一佛,因为人生难得,佛世难值,“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世尊大慈大悲,普济群生,佛德深广不可思议,供佛的福报也是最大。供养凡人、善人、持五戒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佛,供佛的福报最大。宋真宗说十等校量,这里只有九等,还有一等是谁呢?那就是供养者本人。被供养者的德行有高低,供养者的福报随之也有大小。人生本来平等,由于累生累劫的业力业果,造成此生此世的智慧福报不同。比如,有人心想供养菩萨,看他邋里邋遢,心生厌恶不愿施舍,根本不知他是菩萨化身,除了说明自己有眼不识泰山,智慧浅薄,恐怕就是福报不够。自己福德到了哪个层级,才能供养那个层级的菩萨。比如小学生非要跟随博士生导师学习,可能性就不是很大。但是,无论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对老师的恭敬应是一样。所以,我们应从恭敬供养普通人开始,直到恭敬菩萨供养佛,德行福报就会不期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