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净化论(842)佛说四十二章经(27)
(2024-01-23 16:05:09)
标签:
佛法赞评 |
(佛经原文接上)佛言:夫人为道务博爱,(宋真宗注:博行爱人。)博哀施,(宋真宗注:见彼危厄博哀闻救之。)德莫大施。(宋真宗注:言施之德最为大也。)守志奉道,其福甚大。(宋真宗注:夫学道之人既能博爱哀施,加以精进,则其福弥大。)睹人施道,助之欢喜,亦得福报。(宋真宗注:见彼行施奉道,而能为彼欢喜赞叹,亦获福报。)质曰:彼福不当减乎?佛言:犹如炬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取其火去熟食除冥,彼火如故,福亦如之。(宋真宗注:质曰者,求质其疑也,言助之欢喜亦获其福,疑谓减彼哀施福报。佛乃答曰:犹如一炬之火,有数千百人各以炬来求之,或熟饮食,或照冥暗,而本之一炬亦不减少,故哀施福报,亦犹于此。)
【海印赞评:佛说:学道之人必需博行爱人,博行慈悲,最大德行莫过扶困济贫。坚守志向奉行真道,如此福德非常之大。看到别人施舍,真诚欢喜赞叹,也能得到福报。有人质疑说:这样随喜人的福报,不是会减少施舍人的福报吗?佛告诉他说:犹如有一炬火,有千百人拿着炬来求火,有的是为煮熟饮食,有的是为照明除暗,而那原来的火炬不会因为被借火,就会减少自己的火。福报也是这样,仍然会像以前一样光亮。世尊在这里着重说明,求道的人一定要广博爱人,广博慈悲,心地善良,言行一致,
扶困济贫施舍的德更大。同时赞叹随喜功德,真诚喜欢赞助的人,也会象施舍的人一样得到福报。并且举例说明,就像火炬被人借火,火炬不会减少自己火焰,原来火炬和借火之炬一样都有火焰,都能煮熟饮食、照亮暗冥。这是博爱之理,博施之理,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总有回报。这部《四十二章经》是在汉明帝时传入中国,宋朝皇帝宋真宗注释,至今已有一千几百年,经中说“务博爱,博哀施”,孔子说“仁者爱人”,《圣经》也说博爱,可见“博爱”是圣人共同的提倡。爱自己的人,才会爱别人;关爱自己肉身利益,只是小爱;关爱自己灵魂归属,与乐助别人利益一样,才是大爱;所以自觉觉他,自利利人,必是圣贤君子言行。如果只对自己小爱,那是自私自利;把对肉身关爱变成对精神的关爱,是把对自己的小爱变成大爱,才会去追求真道。佛告诉我们说,守志奉道,其福甚大。福从哪里来?从务博爱来,从博哀施来。这里的哀,是哀愍慈悲之义,“哀苦之众生也。”即人的哀怜之心。人有博爱之心,亦能广博施舍,这样求道的人,以及赞叹随喜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的人,福德之报都会非常的大,是得阿罗汉果,是行菩萨乘的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