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秦墨
秦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74
  • 关注人气:3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加坡65岁老人为何还在开出租?

(2012-07-27 12:41:32)
标签:

原创

新加坡

海外

老龄化

就业压力

养老

分类: 赤道漫谈
文/秦墨

     在新加坡打车,总是能够碰到白发苍苍上了年纪的出租车司机,他们会微笑着、很有礼貌地用英文对你说:您好,先生/女士,请问您要去哪里?如果你有兴趣和他们聊聊,会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很健谈,且讲一口带着潮汕口音的华语。

     前些日子,我从家里出来去往体检中心,在路边随手拦了一辆出租车,开车的是位华人面孔的老人。闲聊之际,他告诉我自己今年已经65岁了,早年随父母离开中国南下。现如今膝下有三个孩子,都在国外读大学,其中大儿子拿着新加坡政府的奖学金在哈佛读研。谈话间,我仔细观察他,觉得他虽然头发已有花白,但精神面貌依旧年轻活力。后来,更让我吃惊的是,他早年毕业于新加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前身),一直从事银行工作,退休后又转行开出租车。他说,自己在接下来几年来也仍将继续从事司机的工作。

     其实,像这样60岁以上的出租车司机在新加坡比比皆是。而且,从今年6月1日开始,新加坡出租车司机的退休年龄已从73岁提高至75岁,目的是让身体仍健康的出租车司机能继续驾驶。除了司机这个行业,新加坡很多行业均可见到六七十岁的乐龄工作者(乐龄,新加坡用于指代60岁以上老人的通称),比如餐厅大排档的服务员,楼层保洁员等等。

        这在很多中国人眼中,退休就意味着安享晚年,下下棋,搓搓麻将,遛遛鸟,报名参加各种旅游团,帮子女带孩子,甚至在中国还有“早退”,“内退”这一说。但在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为何高龄化人群仍坚持奋战在工作岗位上呢?

        原来,这是因为新加坡政府所实行的中央公积金制养老保险,即每个在职新加坡人都会有一个公积金户头CPF,员工每月拿出工资的20%,雇主出该员工月工资16%放入 CPF。62岁时,才能将CPF里的钱连本带利全部取出,自由支配。因此,一个人在职时的工资越高,公积金存款就越高。作为资源匮乏,一切依赖进口,人口密集度极高的高竞争国家,新加坡政府一向鼓励自力更生,社会不养闲人,不会为个人发放养老金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养老的钱完全来自自己年轻时积累下来的公积金。

        然而,大多数的新加坡人认为公积金里的钱不足以供自己养老。同时,由于需要供养子女读书,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外来人口的涌入抢占工作资源等多方面原因,使得在新加坡生活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才会出现退休后的新加坡人纷纷再次走上工作岗位,通过自己的奋斗为自己赚到更多晚年生活经费。
   
        一位近七十岁的新加坡出租车司机曾对我说,他曾到过中国多次,非常羡慕中国老人的晚景,三三两两闲坐在路边,打牌喝茶,显得无忧无虑。也许在他的心目中,中国的老人才能真正称作“乐龄”,乐享晚年,其乐融融。
       
http://s1/middle/abc3abf2gc5ce43bbf700&690
图为新加坡餐厅的乐龄服务员。(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