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星学漫谈之面北虚

(2021-02-01 08:59:37)
标签:

果老星宗

七政四余

天星择日

星平合参

中国古典占星

分类: 星学漫谈

           面北虚

 

   子午卯酉为四正,为四象之中宿所在。是以,子则虚危以配。子为北方,为北极。如果你要让人认识这满天星斗。在这寂静的夜里,你多半会和古代天官一样。指着北极明星,告诉他,这是北极星。如果你要航海,如果你要远行,你要先认识北极星。喻示的人生道理,也更加重要,人要找得到“北”。能找到北,是人生的基础。找不到北,错乱了北,再聪明也没用,甚至越聪明,反而灾祸越大。当我们能找到北时,看到北极星,才能在满天混乱中,找出方向来,则由北极而识三垣,知三垣而寻三河井柳。如是层层递进,就是古代天官教人识天宫的方法。那么,当我们看到北极之前,识得北极之后,第一感觉会是什么。我想,第一感觉应是,这天真是空虚无比,虚大无比,深邃无比啊。你没有找到北极前,混乱而虚大,你找到了北极后,仍会惧畏于其虚大。所以,对这一片天空,可以叫天墟。是以,虽然二十八星宿从角起,但实际二十八星宿,实可由虚起。由虚对应北方,对应北极,为北方神宿之中,依次房昴星而各应其中,各应其方。加以时序,而时空合一,宇庙洪荒。其中,房心为青龙之中,昴毕为白虎之中,星张为朱鸟之中,虚危则为玄武之中。四象分立而拱立北斗。如此北极,北斗,四象二十八星宿结成天宫。试想一下,如没有虞喜提出,僧一行鼎定的“天自为天,岁自为岁”,如去借用西式回归,子北将不再是子北,随着岁差日益,虚北将转至午南,这时你再拉着子孙去看天宫,则情何以堪。外语学好了是好事,但不能将中文给忘了啊。不能只知他人之宝瓶,而不知子者,天开之地,太初之地啊。不能只知现时的以黄极为定的黄道,而不知中国以北天极为定的黄道啊。不能只知岁差而西式处理以星宿右转,而不知中式处理以岁点左旋啊。

如果说,单纯天文推历,你将子北宫位混乱,是没什么问题。你只需像梅文鼎等一样明白了,他是两个视图即可,一个是方位结合天区与时序视图,一个只是分划节气视图。但是,对中国的术数来讲,就麻烦了,北帝不再居北,天罡亦非天罡了,方位和时序也不再合一。则梅文鼎感叹“安望其术验哉”!而最麻烦的是,还有一个就是礼制的问题。“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大巫们北立天墟,与神同立而面向南面,问卜者天子则向北面,面向那天虚,与其说是面易者,实是面神墟。如此龟不在北,还怎么执之?龟变肉龟,己非灵龟,还怎么灵卜?问卜者,到处乱问,神又何以护之?等等。

这样都叫不醒就没办法了,还是接着讲故事吧。大巫们,大牲己上,神舞己跳。要是照着平常人的想法,这时就要回家,生娃的生娃,算账的算账了。但是,这样就太将大巫们当苦力用了,也太惊扰天神们了。所以,跳完以后,接着才是正事。才是大事,真正的大事。国之大事,惟祀与戎。祭祀是举族或举国之大事。虽说,祀与戎是分开的,但实际又是合一的。是以,跳完神舞后,一般有二种可能。第一种,是较难想的,其实是哭,嚎叫。哭这些先勇,先祖为部族,为国家的牺牲。哭此战为部落牺牲的众人。并举族嚎叫“归墟吧”。是以,虚危之上有哭泣之星,主哭泣。第二种,就是较易想的,开始占卜。拉出那千年神龟来,开始烧烤。而且是聚精会神,不能发出一丝声响的去烧烤,不像现代人要加佐料的。是以,虚之一宿,处在玄龟北坎之中,而为火精,实是心神之精,心血之精。故事讲完了,即然是讲意向,就要开始去引申了。如虚,可以直引,空虚。如虚可以,直引,虚心。如虚,可以直引,虚无。如虚即哭而嚎叫,又空静如虚,是以可以引申,一体二面。内外不一,二面三刀,动静不常。这或许就是四象中,惟玄龟是蛇龟同体的原因之一吧。如虚为心精若神,专致空灵。如虚之哭泣,可以直引,易有伤心,易有泣血之事。如虚之致虚极,易修道炼心。又可引申,深不可测。如虚为北尊,易尚尊严,不可玩笑。如虚之开天地,与角同为一,可以引申,喜为第一,易为首席。如虚之执龟,可以引申,喜带手饰。如虚带蛇龟,如带手镣。蛇龟复杂,可以引申,手段多端。

虚处子坎之宫,又为火阳之精。如子夜之阳动,是可还可以引申为精血,为精子卵子类。阳动阴承,应可以引申同房象。子静如常,而此时太阳最息,又可引申,精神或为之萎靡。子夜本息,而又阳动,应可反致为夜猫子,熬夜之象。史记.律书云:虚者,能实能虚。其左右相反如是。元髓经则从午宫相对星日入手,加之子为土宫,取为太阳照临下土之日影,亦有理致。

 

星学漫谈之面北虚

这是李鸿章的星盘。无事不呼中堂。为了末清,吐出三升之血。评价复杂,他是朝中之中堂,又是民间的合肥。他即是,清末之支柱,又手签了几多条约。是有意,还是无奈。是为己,还是为公。总之,此人后人实应难评说。虚之可虚可实如是。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